第10章 劳不顺心另寻路

平凡的下海岁月 扬潇津 3178 字 11个月前

不做任何实际工作的生产总调度,管生产的老板不同意撤消此岗位,原因是要有人在下面监督。

不会使用万用表且上班时常外出的绕线车间女质量检验员,另一位管销售的老板不同意调离,理由是可以慢慢学逐步培养。

……

焦亦石阐述了一些应该如此这般的理由,但难以改变各位老板的意见。副厂长侯沛民则自始至终低头作记录,没表示任何看法。

讨论结束时,何老板说:“大家的意见都充分发表了,就请焦厂长再对草案进行修改,意见一致的先实行。各位还有什么要讲的吗?”

焦亦石说:“我提3条建议,其一,现在员工们业余生活很枯燥,建议厂里买个电视机放在尚空着的宿舍,晚上时大家可看看,免得许多人晚上跑出去也不安全。

“其二,天气逐渐冷了,员工们洗澡的问题要解决一下,建议厂里购进一个小型锅炉,那怕是二手的都行,晚上烧点热水让大家洗洗澡。

“其三,现在全厂员工吃饭要跑那么远,我看到厂房后面正准备建一栋二层的办公楼,建议加建一层,一楼用来做饭堂,二、三楼作办公,趁着地基还没打,若同意就要快点作决定。”

让焦亦石没想到的是,对这3条建议,在场的全部老板一致表示赞成,并决定由焦亦石牵头组织人员进行落实。

焦亦石的心情因之才有所好转。

散会后,何老板单独留下焦亦石,对焦亦石说:“会议上的情况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但请你不必气馁,很多事情得一步一步地来。我心中明白你的很多意见是正确的,对工厂是有利的,但多数人不理解,否定了你的意见,我会慢慢做他们的工作。”

焦亦石:“你既然明白,为什么不当场表示支持呢?”

何老板:“有些事我也有难言之隐,以后有机会再说吧。”

焦亦石:“那只有走一步算一步了,你老板心中有数就行。”

会后,焦亦石便急匆匆地找到办公楼施工队负责人,要他加建一层。

负责人说:“幸亏你讲得及时,要是到了明天,我们地基开始浇混凝土就没法改了。好吧,我马上联系设计人员,更改地基施工图和出一层饭堂建筑图。”

焦亦石心中明白,增加工程量,施工方是高兴的,但口中还是客气地说:“那就麻烦你们了。”

部分规章制度草案经修改、何老板审阅后,便打印下发、开始实施。虽然不少的重要举措被删减,但新规章制度的实施仍给前进厂带来不少的变化和生气。

焦亦石除了督促相关规章制度实施和解决实施中一些细节问题外,就是组织有关人员落实电视房和锅炉房筹办,并同基建施工队商定员工饭堂建筑结构。

很快,电视房和锅炉房便投入了使用,员工们很是高兴。

随着时间的推移,焦亦石逐渐从一些老员工的口中了解到何老板所讲的“难言之隐”——老板们不同心,工厂有分家的可能。

还有一点让焦亦石心中不快的是:几个老板大多数时间都在厂里,特别是何老板和管生产的老板,基本是整天在厂里。

打工的人们往往喜欢在老板面前表现自己,也是人之常情。于是,有些车间主任、副主任和班组长们有事都喜欢向老板们反映、请示,老板们也随即拍板决定而又不及时告知焦亦石,以至有时出现厂长的意见同老板们的意见不同甚至相左。

转眼已是春节来临,前进厂放假10天,个别回家路途远些的,可另行请假3-5天。焦亦石托人买到了一张火车卧铺票,除夕前4天的半夜在洪城站下车,公共汽车已没有了,只好打辆的士回家。

离家一年了,全家团圆,自是十分高兴。第二天,焦亦石和章恬菊、儿子小蓬到市内玩了一天,吃的玩的都由小蓬挑选,把个儿子乐开了花。

不少的老同事来家里坐坐,走在厂区路上,时不时被人围住问长问短。

多数人是流露羡慕之意,“你在那边当厂长啦”,“工资3千多,我们在这里拿不到你十分之一,还经常发不出来”,“还是你有本事啊!”

对这些人这些话,焦亦石只能是微笑着摇摇头摆摆手。

少数人则稍稍说:“给我找找机会看,能否有我合适的事做。”对这些人,焦亦石总是诚恳地说:“我会留意,我会留意。”

年初三,仍在宝安金胜洋公司工作的范师傅来焦亦石家拜年,喝茶吃饭之际,自然聊起各自目前工作上的情形。

焦亦石说:“我在番禺的那个厂,主事的老板对我倒可以,下面的人大多数都较支持我工作。但不如意的是,老板太多,有5个老板,且老板间又不是很同心,有时让我办起事来无所适从,加上那里较偏僻,生活上不方便。我打算找到合适的地方再跳槽。”

范师傅说:“我们公司你认识的那个郑厂长春节前已辞职走了,马老板讲要物色一个合适的人来接替郑厂长。我建议你考虑一下回金胜洋来。因你走后,马老板问过几次你的情况,我都敷衍说你在那边挺好,我觉得他倒挺记挂你的。要不春节假期结束回公司后,我探探他的口气,若行,你就回来,我们人多在一起也热闹些。你看如何?”

焦亦石:“我在金胜洋公司虽然待的时间不长,但觉得马老板对员工是挺狠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