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堂说道:“都是工人的话,咋写论文啊?”
唐诗诗笑道:“工人换岗位,自然不用写论文了,主要是针对管理岗位,要写一篇杂文,谈谈感受什么的。”
黄堂说道:“那也别太为难了,有些人,比如表现优秀的,吃苦肯干的员工,想去应聘组长之类的中层管理人员,就不用让他们写论文了,都是苦孩子出身的,能吃苦,肯劳动,就已经很难得了。”
唐诗诗点头。
另一方面,现在是九月下旬,无花果的秋果,正是大规模的出产的时候。
罐头厂方面,也在不断补充员工。
有的人就不服气了,提出意见:凭什么都是黄堂集团的普通流水线工人,那罐头厂的员工的底薪是六千块,而瓷砖厂的员工,底薪是三千块钱!
这就造成了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黄堂也不知道该怎么处理:罐头厂的员工,使用的是老的制度,那就是六千底薪加部分提成,而欧尚制造厂的员工,使用的是新制度,也就是底薪三千加加班的制度。
这两种制度,当然是第二种黄堂的利润大,但是大部分的黄堂集团的员工,都采用的是第一种制度。
对此,唐诗诗的说法是:公司要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可以把底薪提到四千块,这在澄海市,已经是相当了不起的了,之前你六千块的底薪,实在是离谱了。
黄堂觉得这样会把公司搅动的天翻地覆不可,应该说,自己少赚点钱,只要有的赚,就好了嘛!
穷则思变,但是黄堂并不穷,利润率也还成,黄堂就不太想改革,觉得这样不利于公司的稳定发展,但是现在很明显,皮特先生把欧尚制造厂的大权交给了黄堂,他们欧尚只做出资,还有质检,就是严格把控瓷砖的质量等等,但是呢,人力方面的管理,皮特是完全不管的。
说完,唐诗诗补充说道:“我自己,不瞒您说,我来黄堂集团,管理人事部到现在,也从来没管过一万名员工,这次实在是,实在是压力太大了。”
黄堂说道:“这样吧,沙曼,我不安排你去自检部门了,你去当唐诗诗的学生吧!”
大家都吃了一惊,说道:“怎么了?”
黄堂说道:“我想有一个自己人去分担一些唐诗诗的压力,当然,我不是说你干的不好,只是你太累了,接下来,我希望沙曼能够分担一些人事部的压力,你们那几名要招聘的员工,接着招聘,至于沙曼,你可以担任人事部的人事专员,从人事专员干起,明白吗?”
沙曼点头同意,说道:“这样挺好,我从基层干起,我的内心不是那么心绪不宁了。”
唐诗诗说道:“那我亲自教她,沙曼小姐。”
江沙曼说道:“唐经理,你就叫我名字好了,叫我江沙曼。”
两个人客套了一下,黄堂说道:“那就一言为定了,就这样,潘杰明继续担任家装部门的经理,总经理,江沙曼去人事部门帮忙,希望以后可以培养你当个人事部的副经理,唐诗诗你多劳心劳力一下,然后,刘义,去自检部门,张小牙,去自检部门,这两个自检部门,互相监督,就好像东厂和西厂一样,哦不,是不像东厂和西厂一样,要光明正大,别耍阴招。”
唐诗诗点头,说道:“周继申经理,为人公正,其实我觉得周继申去更加合适。不如?”
黄堂摇了摇头,说道:“我和周继申没直接接触过,我和李静还有刘义接触过,我觉得这个部门容易得罪人,还是让比较狡猾一些的刘义去干比较合适吧?”
唐诗诗点头,说道:“那就这样吧。黄总!”
黄堂问道:“这一万人,现在实际人数是多少?”
唐诗诗说道:“现在实际在基层车间工作的人数,是八千零八十个人,还在招工中,现在很多内地市的郊区或者农村的人,都来胶东三市区谋发展,其中,他们大多数人都很能吃苦,很适合去干这个活。加班往往要加到十二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