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众妙之门

以赎之名 紫寞芳华 3024 字 11个月前

项目管理的本质也就很好理解,即在一定时间内,组织团队完成特定的目标。团队组织无处不在,学校的班级、军队、体育团体、社团组织、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家庭,广义上都可以理解为一个团队,只是有些团队临时拼凑,目标多元化针对性不太强而已。在自然生态里,狼群便是典型的群体动物,具备很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至于借助团队力量能够以弱胜强,无往不胜,为华为老总任正所非所津津乐道,借引为企业管理精髓。

越是高目标、专业性越强、人员越精干的队伍,对团队精神的要求越高,可理解为一部精干强悍的机器在高速运转,任何一个部件出现问题,极有可能出现系统故障甚至瘫痪罢工,从而无法完成目标,如特战部队。管理中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暂且称之为11理论,即团队成员的能量可以11=2,也可以大于2,或小于2。当一个团队在沟通、协作出现问题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内耗,导致团队受挫。所以我尤其强调,在软件项目组这样的专业团队里,团队合作精神是成员的必备素质,默契的配合比锋芒毕露重要,记住。一旦发现某个成员个性太强我行我素、目无团队不愿纠正的时候,我是倾向于立即换人。

作为技术工程师,我认为必须改变以往的固有认知,除了提高自身的专业技术水平外,还应将团队精神植入内心,有所深悟,作为必备的职业素养去修炼。

具体应该修炼什么?我个人认为,团队精神包括如下几个要素:目标、信任、沟通、分享、互助、自我学习。

1目标:团队以实现特定目标或完成一定任务为第一要务,作为成员所有人必须首先清楚共同的目标,将之作为行动使命,如果对团队目标不清晰或理解不一致,势必导致配合的偏差。完成目标比个人的个性张扬或主见伸张更重要,记住。

2信任:成员之间必须保证100的相互信任,尤其是对团队管理者的信任,适当抛弃个人成见,坦诚相待,乐于奉献,而不是心怀猜疑、拉帮结派、处处索取。

3沟通:这点毋庸多叙,没有沟通或沟通不畅的团队只不过是一盘散沙,在对手面前不堪一击。具体在项目管理里,对需求、设计文档必须先保证充分的理解,再去编码,不清楚之处必须及时与分析、设计人员沟通,测试是对开发成果的纠正和反馈,不要对测试心怀抵触,出现bug是正常现象,及时和测试人员保持沟通。开发工程师遇到技术问题自己尝试解决无果后,及时寻求团队成员协助,仍无法解决则必须向技术经理或项目经理反馈,因为一个问题的受阻势必影响项目进度,这不是一个人要面对的问题,记住。项目周、月、阶段、总体计划、项目周报、工作日志、例会也是沟通的一部分,作为项目经理,应该定期召开项目例会,及时了解项目进度,倾听问题反馈,并做阶段总结,评估风险,及时调整下一阶段计划。

4分享:这恐怕是这几项里最难达成的要素。众所周知的原因,技术人员大多有保守个人所掌握的技术、不愿分享的心理倾向,我见过有的工程师甚至将自己的技术包裹起来,即使项目组成员向其请教,也一口回绝。在我看来,这种人的路是窄的,他忽视了禅宗里的一个基本常识:好的东西只有拿出来与他人分享,你才能获得更多,记住。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能解决眼前的所有问题,掌握所有的门类知识或经验。互助就是一种分享,培训本身就是分享的最好方式。如果是他人公司的核心商业机密,出于保密无法共享倒可以理解,除此之外,很多东西与他人分享何乐不为?无论是知识、技能还是经验、快乐,能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信任感,提高效率,更重要的是,他人也同样愿意与你分享,这是人感恩回馈的本能。分享极大地促进相互进步,形成知识互补,互联网的精髓也不在于此吗?久而久之使团队演化为学习型组织,拥有强大的知识经验库和创新能力,这样的团队才是最为可怕的!

5互助:重要性不必多言,作为团队成员,只需牢记一点:一个人不管有多牛b,缺少了团队协同,连存在的意义都没有。团队每个成员都不可或缺,很多时候人类是依赖于彼此才能抵达目标,只有分工的不同,不存在等级尊卑,指挥协调决策也仅仅是项目管理者的职责。在艰巨的任务面前,所有人都只有一个命运,互助是双向的,个人的得失显得微不足道。在很多影视作品中,特战部队往往深入敌后,深处危险的境地,任何成员稍有闪失,便随时可能将整个团队葬命敌手,导致任务失败。团队就是一个整体,精密运作如机器,没有零件间的协作立即瘫痪。有机会可以参与一些户外拓展运动,对互助协作会有更深的体会。

6自我学习:外部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唯以应变面对万变。在特种作战的影视作品中,会看到计划好的方案,到了敌后环境突然发生了巨大变化:人质转移了,或情报有误敌人力量增强了,或遭突然伏击,这些都无疑考验着团队的应变能力。软件项目亦是如此,客户需求的变更、团队成员流动、代码质量低下、某些政策的改变、甚至客户高层的人事变动皆为外部变化,都需要项目经理及时采取策略应变,团队成员亦不必为变化感到惶恐,不变是理想的,变化是永恒的,注意系统设计、开发的扩展性和容错行,减少耦合,尽量避免硬编码,同时还需不断地学习新技术。一个项目不能替客户解决所有的问题,项目经理还需注意控制项目的应用边界,明确上线标准,和客户协调项目开发的分阶段性等等。

最佳实践:因职业上的原因,研发技术人员大多偏内向、低调、表达能力偏弱,作为项目经理,绝不是个高高在上的管理者,除了对项目的全程跟踪,还有义务调节团队氛围、释放激励,促进成员间的磨合沟通。如为项目组成员争取活动经费,周末组织轻松快乐的业余活动,会议中适当加入幽默调侃,公开鼓励表现好的成员,记住:鼓励永远比抱怨有用。此外,借助中午一起聚餐是个简单有效的方法,让团队成员有更多的机会交流沟通,增强凝聚力。时间允许情况下不要忘了培训,让所有成员有机会参与主讲能增加团队的归属和认同感。

团队需要磨合,组织参与野外拓展、户外团体运动是强烈推荐的方法。工作作风严谨但氛围可以快乐,业余生活更要传递轻松快乐,以调节工作上的压力,自由和快乐是人的本能追求,不是吗?适当调节团队的性别比例,避免阳气过重,如测试和美工优先考虑女性,技术过关前提下亦可考虑女工程师,关注人性,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有什么比快乐工作效率更高呢?

团队协作很有意思,很大程度上考研着项目经理的管理才能,当团队迸发出惊人能量,抵达目标的那一刻,是人生非常值得怀念的美好时光,这种成就感比个人单枪匹马的成功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