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众妙之门

以赎之名 紫寞芳华 3024 字 11个月前

《越狱》在作品中就将团队协作诠释得很完美和有趣了:一伙未经训练、临时拼凑、甚至还相互间隙敌视的狱友,借助利益交换达成合作意向,在共同目标的驱使下,突然变得默契异常。他们没有选择,内心其实非常清楚:通往自由的希望之路只有一条,要么拼尽全力依赖团队突围出去,要么就在监狱里度过后半生,或无法如期见到自己的亲人。icro无疑是这个团队的天才领袖。

一个很简单的问题摆在我们面前:不依赖于团队协作,在这个世界上,很多目标我们能通过单枪匹马达成吗?很多人都知道团队合作的重要性,但在实践中又往往抛于脑后,触及不到其本质。

历经蒸汽、电气、信息技术三次工业革命,人类进入高度精细化分工和自动化时代,如今代表万物互联、智能化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业已到来。三五个、十来个人组成的项目团队司空见惯,在华为,还存在上千人规模的大项目团队协同开发,工厂流水线的各部门对协调能力尚且要求很高,更何况知识密集型的软件行业?稍微大一点的项目,在系统分析、设计、开发、测试阶段就存在着明确的分工,所以说,在软件行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团队精神,在日后我自己作为面试官或项目管理者,被当做一项必备的职业素质来看待。

在国内十几年的教育系统里,是没有关于团队协作相关课程的,实践更无从谈起。我接触过很多刚迈入社会的高校毕业生,人占其位,只顾其职,或以自我为中心,或埋头闷干,连基本的团队沟通协同能力都没有。在it业内传统的价值理念里,技术至上论风靡一时,即一个技术人员倘若自我感觉良好自认技术大牛的话,他的目光是空无旁人的,甚至不知团队协作为何物,我行我素,对同事的意见、项目经理的建议置若罔闻,遇到对技术持不同观点的讨论时,习惯于排斥一切他议,以自我观点自居,患有很强的心理强迫症。团队成员拥有不同的声音是正常现象,但一味固执己见导致团队内耗或远离目标,则是一个问题。对此类人员,其实我认为他作为一个技术工程师至少是不合格的,他们都忘记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1软件的最终目标,不是炫弄多牛b的技术,而是帮助客户实现其商业价值;

2技术是实现项目目标的重要因素,但记住,很多时候不是影响项目成败的最关键因素,因为在更迭如此之快、知识爆炸的今天,技术方案的选择是如此之多,方法总是比问题多。讨论到底用哪一种技术方案解决问题不重要,争执本身毫无意义,明智做出决策去解决问题本身才是最重要的。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知道自己的位置,和应该怎么做。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看到很多项目组为一个技术问题争执不休,甚至还相互斗气,项目经理亦难断方案,项目进度一拖再拖,成员之间的关系氛围也变得糟糕,实在是觉得可笑可悲。这样的项目团队倒不如静下来作自我检讨:我们团队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还有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

人在一起是团伙,心在一起是团队。团队是什么?它必定不是乌合之众,按照我的理解,通俗点说就是一群人通过知识、技能的协调配合工作,解决特定的问题或达成共同的目标。

团队的要素或特征在于:

1有共同的目标,无法达成一致的目标时,团队的存在毫无意义;

2由人组成,且有明确的权限和分工,缺一不可;

3依赖于成员间的信任、良好沟通、互助协作才能达成目标;

4拥有应变、自我学习进化能力;

5需要内外环境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