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早就料到,十一娘如今有了贺信,越发会对贺烨割舍不下,所以才会废那么多心思隐瞒她,却没想到!”太后眉头已经竖起来,又压制住了怒火,重重一挥手:“先不提这个,先论十一娘是否忠心耿耿,她既已在韦缃面前显露出端倪,当然知道瞒不过我,所以才有这封书信也未可知,她这封书信,可是比韦缃等人整整晚了几日。”
“晋王府生出这等大变,又涉及太后,王妃当然会迟疑几日,又怎能比韦娘子等不过单纯上报事件,故回应不那么迅速,反为情理之中,又依王妃机智,要是真有心瞒藏疑虑,万万不会在韦娘子面前显现出来,只需咬定任氏乃污篾,今后暗中提防类似事件即可,不过这样一来,王妃只怕就是已然与太后生份了,反而直抒疑虑,恩求宽容,说明王妃仍然信任太后不会斩尽杀绝,王妃素来便重情义,当初奴婢被陷害,众人皆忙着落井下石躲避自保,唯有王妃胆敢为奴婢求情,更何况与晋王乃结发夫妻,朝夕共处长达八载,如今又有了晋王骨肉,王妃若将晋王生死置之不顾,如此狠心绝情,又何谈仁义,岂不是太后看走了眼,错信了王妃?不过相比晋王,太后对王妃深恩厚爱,又不知胜出多少,王妃终究还是心向太后。”
这话看似为十一娘开脱,实际高玉祥是度量太后神色,知道并非不再信任晋王妃,他只不过说出了太后心中所想,在太后面前抖机灵罢了。
“你呀,在我身边这么多年,到底还是磨砺出来了,你这话说得倒是一丝不差,我并不是烦恼十一娘心向贺烨,我也明白她对我孝敬不改,可经此事故,短时间内,是再不能对贺烨动手了!再有,天子大婚已然三载,他如今十六了,虽说前一回交锋,因着杜渐宏,让天子损了些许人心,可还有那些顽固不化正统派,仍然处心积虑逼迫我交政放权,天子外有贺珅,内有丽妃撺掇,对我可有丝毫孝敬?他也是巴不得我完全不问国事,由得他胡作非为!可你看看天子,他信重都是些什么人?贺珅、丽妃那庶出兄长,这些人哪个能够委以重任,如今内忧外患,若非我操持着,社稷江山交给他乳臭未干小儿之手,还有一帮居心不良奸徒贼子蛊惑,怎能还天下盛世太平?”
太后说到这里,脸上已见怒意:“可如何铲除贺珅,韦相、谢相、元相三个人却都拿不出稳妥办法,我还能依靠谁?十一娘经过八载,已经完全历练出来了,她若是肯助我,我也多条臂膀,但偏偏是……十一娘哪里都好,就是欠缺一点野心。”
高玉祥这时也收起笑容,长叹一声:“蜀王何尝不知晋王妃为他敌患呢?否则这些年也不会如此针对太原籍贯官员屡屡弹劾,然而均被晋王妃一一抗击,又因太后有意提携,这些官员非但没有遭到贬黜,反而渐有实权,要是晋王妃能与太后同心,不怕找不到蜀王纰漏。”
“眼下我烦恼之事,是怎么安抚十一娘,无论如何,我也必须要打消她心中疑虑,谋害贺烨主使必须另有其人。”
“人难道不是现成?”高玉祥笑道。
太后挑眉。
“蜀王。”宦官说出两字,笑意更深:“任氏之所以胆敢毒害晋王,那是因为蜀王指使,蜀王可是代表天子,也只有天子在后支持,任氏才有胆量拼命一搏,却没想识人不明,倒被心腹婢女给出卖了,任氏这才污篾太后,企图离间太后与晋王一系,不过这些事察无实据,太后也只是因为察觉任氏之母最近与蜀王妃来往密切方有所疑,故而暂时不能奈何蜀王及任知故。”
太后思索一阵:“这说法倒也不错,只就怕十一娘不会轻信。”
“王妃怎会不信?奴婢看来,只要太后否定并未指使任氏,王妃就会信任,再者蜀王屡屡针对晋王府,王妃岂能没有察觉?另外,太后亦可授意贺舍人,有他从中游说,王妃必定会助太后打击蜀王,毕竟只有蜀王及天子势弱,晋王府才有望长宁久安。”
“好计策!”太后大喜:“这种事原本也不可能有铁据,似是而非更有说服力。”
高玉祥见太后转忧为喜,方才说道:“要说这回事件,可都是任氏惹出这么大乱子,她设计铲除惠风,收买茂林倒是机巧,虽也有纰漏,然而还能全身而退,这回倒好,谋刺晋王如此关键任务,她用了个什么人?婢女前溪是她旧仆,竟然因为荣华富贵背主,任氏硬是没有察觉异心,给予重用,她若不除惠风,这回计划何至于失控?任氏该死!”
“她当然该死!”太后的怒气终于克制不住,冷笑道:“我若下令押解她回长安,倒像做贼心虚想要杀人灭口了,不如交给贺烨发落,事到如今,任氏但凡还有一点理智,也该知道要如何弥补才免满门被灭!”
高玉祥立即道:“太后高见!此事不宜惊动宗正寺,否则岂不是让蜀王党又有文章可做?相信王妃亦会认同,因为任氏一旦押送长安,晋王险被毒杀一事便无法隐瞒,蜀王可是宗正卿,由他主审,任氏一口咬定乃太后主使,甚至变供指证王妃也乃帮凶,此事扑朔迷离,岂不隐患四伏?太后大可让王妃审问,将决断权交予王妃,王妃又怎会怀疑太后乃主使之人?”
“就是不知那前溪,知道多少内情。”
“前溪知道多少内情不重要,因为完全可以是任氏诱骗。”
太后颔首:“前溪区区一个婢女,并且曾经是任氏心腹,贪图富贵而背主,十一娘料也不会尽信她之供辞,而因为任氏落网,无法及时递出消息,任知故不察变故,当然不可能立时便对前溪之妹施以报复,我收到贺烨书信,立即召见前溪之妹,将她送去晋阳,亦为表彰前溪出首有功,另外,我还可赐封前溪为晋王媵,足以表明我庆幸之意。”
“那么对任知故……”
“任氏捅了篓子,倒与他无干,只要任氏尚能弥补,我无意追究他。”虽这样说,太后却神色阴寒:“我若这时灭他满门,倒像是杀人灭口了,留着任知故,十一娘更加确信我并非主使,才能对我打消防心,再者,如今朝局情势并非我能够一手把控,我还做不到乾坤独断呀,必须要爱惜羽翼,任知故,他应当明白,今后除了更加效忠,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