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举和文珠坐在客车的后排。湘子坐在他们的前面,她不断回头询问文举的大学如何,当前她最关心的就是这个了。
”文举哥,”湘子说,”这都开学了,你不去报到,学校不会不要你吧?”
”湘子,”文举笑道,”我要不去念了呢?”
”你傻呢?”湘子沉默了片刻说,”大学加军官,乡下就这两样儿拿得出手,可别糟践了!”
其实,湘子刚听这句话,内心瞬间就亮了,只是不得不赶紧按下开关,因为这是不可能的。
”咱乡下挺好,”文举说,”城市也没啥,我呆了七年就是觉得人多。”
”那你出家吧!那人少。”湘子笑道,”大庙小庙正缺人呢。”
文珠插话,”那他出家你也去呗?”
其实,文珠心里更钟情于湘子,和大弟弟一样。
”我才不那么傻呢!”湘子说,”咱就是个俗人,养鸡养狗,种田打粮,挺好!”
”就像你能干农活似的!”文珠讥讽,”生产队你干一天了?”
湘子笑道:”谁也别说谁,你不也是和我一样?”
”明年都得下地干活了。”文举说,”一家一块地,不干也得干。”
”我觉得生产队挺好呢!”湘子说,”这都分了,又赶解放前了,各顾各腚,不热闹!”
”那咱队渔船、晾子、粉房、猪场什么的也得分了呗?”文珠问。
”你要买下来?”文举说,”地都分了,那还能不分?”
几个人唠着,三十里路转眼就到,在英河公社革委会门口下了车。还得走七里地,翻过北山就到家了。
一条尺把宽的小路,一边是玉米地,一边是深沟,沟底是条小河,两帮都是茂密的树林。
因为这小路总有狐狸出没,所以也叫”狐狸小道”。
这条路文举曾经走过两年,或早晨太阳未出,或午后太阳已落。背着书包,拎着饭盒。他最闹心是秋天的早晨,走到学校裤腿定会被露水打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