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大筒!大筒!

锦衣镇山河 肥胖的可乐 2426 字 12个月前

他们孤单!他们并肩!他们前进!他们战死!他们知道,今日,他们要守卫戚家军最后的荣光!他们不能给已经故去的武毅公戚继光丢人!

戚家军不计伤亡的猛攻牡丹台,终于让平壤城内的倭奴们相信,明军的主攻方向在北城!

西城,小西行长得知这一消息后,连忙抽调八千西城守军,增援牡丹台。

西城城下。麻贵朝着李如松喊:“李大帅!城头的倭奴动了!撤下了不少人!应该是去了牡丹台!”

李如松点点头,挥动令旗。杨万、张世爵、李如柏的三路大军,开始进攻小西门、大西门、七星门。

城头的小西行长,猛然发觉他的判断失误!三万明军直扑西城,说明牡丹台方面的戚家军,只是佯攻而已!

不过,小西行长却自信他能够守住西城。因为西城尚有八千倭军、三千朝奸部队守卫!而这八千倭军中,又有四千是火铳手。这四千火铳手,装备着最新式的西洋火铳。其射程,远胜于明军装备的鸟嘴铳。且,据他所知,此次入朝的明军,装备的火铳并不多。

只要依靠先进的火铳,抵挡住眼前的三万明军一个时辰,东城、南城的防御部队,便能赶到西城。到那时,西城城头的倭军将达到一万八千余众!

小西行长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严重的低估了明军的火器水平!

忽然间,城下发出一阵震耳欲聋的声响,明军千炮齐鸣!无数铅子、碎石子,砸在了西城城头!

倭军没有防备,伤亡很大。小西行长的右臂,亦被铅子击伤!

小西行长惊呼道:“不好,大筒!是大筒!”

所谓的大筒,翻成汉话即是火炮。

此次入朝的明军,的确不屑于玩什么鸟嘴铳。因为,人家是玩炮的!

攻城的明军刚刚使用的,是改短了的小弗朗机快炮。此炮只有三尺长,单人即能发射。且实用子母铳,打完一枚子铳,片刻后就能再装填。类似于几百年后的手炮。

后世有位华夏作家,说什么国人发明了火药,用来造爆竹,西方人用来造枪炮。其实,纯粹就是扯淡!

至少,在明中期,华夏的火器水平,绝对不亚于当时的西方世界!

吴惟忠大义凛然的说道:“别说是三千攻一万守,就是三千攻十万守,我戚家军的弟兄也不会眨下眼睛!因为武毅公戚继光,正在天上看着我们呐!”

李如松朝着吴惟忠恭恭敬敬的作了个揖:“那就拜托戚家军的袍泽弟兄们了!”

随后,李如松又高声道:“我事先声明,此次攻城,任何人不得抢割倭奴首级!”

大明的军功,是以斩首数目算的。一定数量的首级,对应一定数量的赏银。李如松这是怕士兵们为了割人头,耽误了时间,贻误战机。

众将齐声道:“遵令!”

李如松又道:“士兵先登城头者,赏银万两!将领先登城头者,升三级!”

一众将领们闻言,个个摩拳擦掌。

李如松再道:“明日辰时,先由戚家军,于北城牡丹台发起攻击!半个时辰后,主力进攻西城!”

李如松这是在给倭奴半个时辰的时间,将西城的防御主力抽调到北城。

第二天黎明时分。

三千戚家军袍泽集结完毕,准备向城北牡丹台方向进攻。

监军钦差贺六急匆匆的赶到了吴惟忠面前。

吴惟忠问:“六爷您怎么来了?”

贺六道:“三十年前,我曾与戚家军在福建横屿并肩作战。今天,我亦会与戚家军并肩作战!”

吴惟忠道:“六爷,您是大明的太子少保,又是监军钦差,身份高贵,就别随我们冒险了。”

贺六斩钉截铁的对吴惟忠说道:“世人都以为,我们锦衣卫的人就只会打探打探小道消息、做点暗地里绑人、杀人的勾当。我要让世人知道,锦衣卫的人,亦有一颗不怕死的忠肝义胆!吴老将军不必再多言,咱们出发吧!”

三千戚家军袍泽,在朝阳的照耀下,朝着北门牡丹台方向移动。

终于,他们来到了距离北门牡丹台不到半里的攻击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