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时,张居正的祖父张镇死了!被辽王殿下活活玩死了!
辽王跟张居正年岁差不多。从小就不爱读书。他的母亲毛妃动不动就对他说:“你瞧人家张居正,再瞧瞧你。。。”
在辽王的耳朵眼里,张居正一直就是个别人家的孩子。辽王可没有多广阔的胸襟。他的心眼比针眼还小。
毛妃死后,没人管辽王了。辽王决定对张居正复仇。
你张居正不是牛的不要不要的么?我玩死你的祖父,看你这个牛人能奈我何!
寒冬腊月,辽王让自己的王府老护卫张镇,跳进湖中去抓一条鱼。张镇本就上了年岁,受了这场冻,回了家就一命呜呼了。
张居正站在祖父的坟前,咬牙切齿的对父亲张文明说:“爹,我要为祖父报仇。”
张文明摇摇头:“孩子。你斗不过辽王的!人家是藩王,你呢?只是一个举人而已!好好读书吧,等到你金榜题名,出将入相的那一天,或许可以为你祖父伸冤。”
张居正记住了父亲的话。接下里的岁月里,他不再参加什么酒宴、诗会,将自己关在书房里,头悬梁,锥刺股,刻苦读书。
四年之后,二十岁的张居正,踏上了去京城的路。他信心满满,自己一定能够通过会试,进入殿试,金榜题名,光耀门楣,踏入仕途,出将入相。。。为天下苍生谋福的同时,顺道替自己的祖父伸下冤。
然而事与愿违。要知道,有资格参加会试的,都是天下英杰!你张居正在荆襄之地算是个才子,放到才子扎堆儿的会试之中,不一定就能出头。
那一年,雄心万丈的张居正会试落第,落魄离京。
二十岁的那个夏夜。张居正回到了荆州。他在书房中对自己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十二岁的张居正得中秀才。一年后,迎接他的将是湖广乡试。
第二年,十三岁的张居正打点好行装,来到了湖广首府武昌城,参加乡试。
在武昌城,张居正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二个伯乐:湖广巡抚顾璘。
十三岁的少年郎跟一群三四十岁的老学究一起考举人,这自然在武昌城引起了轰动。
顾璘顾巡抚得知此事,决定在乡试开考之前,亲自见一见这个春风得意的少年郎。
二人在巡抚衙门后衙的假山旁谈古论今,顾巡抚不时发出一阵阵惊叹声:“国士!国士也!”
谈的兴起,顾巡抚忽然做了一个让张居正面红耳赤的举动。堂堂的湖广巡抚,从二品大员,竟然当着张居正的面,解下了自己的腰带!
顾巡抚不好男风,没有断袖之癖。他为人正直,更不会像后世那些砖家叫兽一样,对英俊的少年郎张居正做什么不雅之事。
他解下自己的腰带,是为了送给张居正!这可不是一个随随便便的举动。因为大明有制,腰带代表着官员的品级。
顾巡抚是从二品大员,腰带乃是犀带。
他双手将腰带递给张居正。
张居正连忙推脱:“大人,官袍腰带,乃权柄也!学生只是一个秀才,怎么敢受您如此大礼?”
顾巡抚朝着张居正笑了笑:“你今后是要着玉带的。这条犀带,其实配不上你。请你委屈一下,收下吧。”
《大明律》:玉带,非正一品内阁大学士或五军都督不得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