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锷道:“孙先生,好久不见。可能是一路有点劳累吧,无妨。”
“来,里边请。”
蔡锷坐在椅子,孙先生坐在他的旁边,宋女士端两杯茶,然后站在孙先生身边。
“咳咳……咳咳……”
一路的颠簸再加身体本来不舒适,蔡锷的病情越来越严重。
孙先生关切道:“蔡将军身体怎么样了?”
蔡锷道:“陈年旧病,不必管,没事。与我的身体相,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才更重要!咳咳……咳咳……”
蔡锷拿手帕捂嘴,在孙先生和宋女士关切目光的注视下,咳出了一口鲜血。
而蔡锷丝毫不介意,这几日咳血的频率越来越高,蔡锷早已习以为常。
只要死不了,咳点血没什么的。
擦擦嘴,又喝一口茶水漱漱口,继续说道:“袁世凯称帝之野心,已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如此行径,是在开历史倒车,必将我华民族带入万劫不复之地,辛亥革命以来,辛辛苦苦成如今之局面也将不复存在。
吾等小辈之人,虽无雄心壮志,但却不愿见我华再度衰落,毅然决心举兵讨伐袁世凯,以兵谏替谏,迫使袁世凯放弃称帝,维护我华民国民主国体!蔡锷希望孙先生能站出来,以先生之号召力引领华有识之士共同举兵,反对袁世凯,维护我华之前途。”
孙先生点头。“蔡将军说的是,我等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方才有民国之现状,历史只能向前,不可倒退,民主乃是四万万华夏百姓的选择,袁世凯的阴谋定然不能让他得逞!”
孙先生站起身来,拿起他刚刚书写好的那份讨袁檄,交到蔡锷手。
孙先生道:“我手没有一兵一卒,唯一有用的是孙二字,用我的名义起一封讨袁檄,把他交给你,转交给袁兆龙,让他起兵之时,布告天下,我孙的名字当不了一个师,至少也能顶一个团吧!”
蔡锷接过讨袁檄,小心翼翼折好。“孙先生放心,这封檄,我一定亲手交给袁贤弟,定不负先生嘱托。”
孙先生拍拍他的肩头,意味深长的说道:“华能有你和袁兆龙二位深明大义之士,实属我华民族之幸事,只可惜像你们这样的人还是太少,如若不然,我华早已崛起!”
本书来自
第二百七十七章图谋
“狗娘养的!蔡锷居然跑了!一个袁兆龙看不住,现在连蔡锷也看不住!要你们这群饭桶有个屁用!啊!告诉你,你们这帮王八蛋,饭桶!除了吃喝拉撒之外,还能再干点什么!”
得知蔡锷离开的消息之后,袁世凯震怒不已,暴跳如雷。手机端
冲着一帮负责监视蔡锷的警卫们怒骂一顿,骂的是狗血喷头。
十几个警卫跪在地,颤颤发抖,不敢抬头。
“要你们也没用了,通通拉出去枪毙!”
“大总统,大总统饶命啊……饶命啊……”
警卫们跪在地狂磕头。
“大总统息怒。”曹汝霖劝道。“这也不怪他们疏忽,毕竟都半年多了,蔡锷的表现太正常,正常到没人怀疑他的动机,狡猾的迷惑了所有人的视线。”
“是啊,说的也不假,蔡锷藏的太深了,竟连我都被他的演技所迷惑。”
袁世凯的气消了三分。
曹汝霖冲警卫们摆摆手,示意他们赶紧离开。
警卫连忙从地爬起来,一溜烟消失在他们面前。
“蔡锷还能抓的回来吗?”眼睁睁看他从眼皮子底下溜走,袁世凯的心里很是不甘。
曹汝霖说道:“抓不回来了,蔡锷是连夜离开北京的,怕是这个时候,已经与袁兆龙汇集到一起了。”
湖北是北洋禁地,盘踞在湖北的袁兆龙虽然最强悍的第一师放在了山东,但其整体实力仍然不容小觑。
若是等蔡锷重新回到云南,召集旧部,又将会多一个心腹之患。
袁世凯没想到,一时的疏忽大意,竟然会给自己称帝的道路平添这么多的隐患。
“西方列强们是什么态度?”袁世凯问道。
天坛祭天的含义不言而喻,作为称帝最后准备的一次试探,袁世凯非常关心民间的反应以及洋人们的态度是否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