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父啊……你咋这么走了呢……”
李祖跪倒在张继堂的床前,嚎啕大哭,尽管知道这一天是迟早的事情,当张继堂真的走了之后,李祖忍不住心里的悲伤而落泪。
“传终将落幕,你我难以脱俗,一路走好,前辈。”袁兆龙站起来,向着张继堂的遗体深深地鞠了一躬作为道别。
……
作为湖北政坛军界的最老资格前辈去世,自然是轰动一片,张家摆起了送别仪式,前来张家吊唁的无不是鄂军将领们,在赵永亮的带头下,来宾们胸前戴着百花,列队敬礼,向摆在灵堂的棺椁道别。
由于鄂军的独特性和敏感性,北洋大佬们一个都没来,但是通过发电报发挽联的方式来悼念这位老前辈的人也是不少。
袁世凯、段祺瑞、冯国璋、蔡成勋、陆建章、黎元洪、蔡锷……
每一个名字都是相当的的大人物。
由此可见,张老爷子在国政坛以及军界的名望之高,资格之老。送走了老前辈张继堂,袁兆龙的心情依旧沉重。
深夜,凉凉如水,天,孤星点点,袁兆龙一个人在漫长的青砖街道散步,昏沉的路灯给他拉出了长长的影子。他还记得老爷子当初说过,他要好好的活着,活到袁兆龙建设出一个新时代的那一天,好好的看看,看看那个民主新时代会是什么样子。
“民主……”
袁兆龙仰头看了看星空,伸手向前一抓,仿佛好似抓到民主这两个字。
“到底什么是民主呢?民主究竟要怎样做?什么样的民主方式能够适合在国社会使用?”
袁兆龙在心里问自己,他想要一个答案,他想知道自己所坚持的到底是什么……
本书来自
第二百四十章问自己
老百姓要种地,要吃饭,但绝大部分的土地资源控制在地主的手,杨白劳的故事仍在继续,袁兆龙不是不知道,而且知道却也不能怎样。
用武力的方式打土豪,打地主,分田地,这种方式袁兆龙不是没有考虑过,而是压根行不通。
同样的方式、同样的手段,却不能施展第二次。
鄂军因何立足于湖北大地?
靠的是无非是老百姓的支持,其人数很少但能量很强的商人们和地主们的支持占据了绝大部分,商人有钱、地主也有钱,用钱支撑起湖北政府的财政,有钱了,才能招兵买马,有钱了,才能稳固局面。
理论来说,尽管是在老百姓心目恶贯满盈的地主,也是鄂军的支持者。
是他们掏钱供袁兆龙养着军队,手心手背都是肉,打土豪意味着自我损耗,于己不利。
更何况人数占十分之九的穷人老百姓们所贡献出的收入不过才占到五分之一罢了,短时间内贸然改变,会带来内乱,失去了这些占据主导地位的人的支持,外面强敌环绕,损害的将会是湖北鄂军。
袁兆龙对这个社会人吃人的惨状并没有做出太大的改善,他不过是用一张光鲜亮丽的包袱皮将这一切的问题掩盖在了下面。
鄂军的强势出色使更多的人一味的拍手叫好,以为英雄的出现将给这个国家民族带来转机,忽视了穷人和老百姓们依然吃不起饱饭。
袁兆龙看到了这个问题,但是他没有办法做出改变。资本主义的带动了财阀的崛起,支撑起了财政收入的大头,因为有这些钱,鄂军才有发展的余地。
想真正的改变这个社会,均衡财富,做到全民共富,说实话,这个理想几乎不可能实现。
综所述,袁兆龙所领导的鄂军是由资本主义支持的地方军阀组织,袁兆龙的鄂军想要长此以往的留存下来,必然离不开他们。
所以说,很抱歉,袁兆龙没有真正意义的实现让老百姓过幸福日子的承诺……
袁兆龙略带惭愧的表情,语气低沉道:“老爷子,对不住,现在的我没有能力做到这些……辜负了您的信任,让您失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