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虽是大清亡国之君,但大清亡国却与你无关。自道光帝开始,大清国一直都在走下坡路,几十年里,多次有过亡国危机,国难见忠臣,同治兴时期涌现出的重臣们力保我大清几十年的国祚得以延续到现在。
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荣禄一个个的故去,我大清朝如今也走到了尽头。
亡国之罪不在于你,你只是个替祖辈们背锅的皇帝,也是最可怜的皇帝。”
隆裕太后也不知道自己说的这些,六岁的宣统帝能不能听懂,仍自顾自的说道:“大清国亡了也好。从此再也不用提心吊胆忧心于国务,也不必操心于民变起义。每年领着民国拨发的400万银两,在这紫禁城里活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像个普通人一样的生活,这样也好。”
“母后,您都在说着什么呀,我怎么什么都听不懂?”尚小的宣统小皇帝显然不理解隆裕太后的话。
“听不懂好……听不懂好,听不懂不用愁了,活的开开心心好……母后累了……要歇歇了……”
隆裕太后声音越来越低,搂着皇帝的胳膊失去了力气,生命力正渐渐的流失,眼眸缓缓闭。
在她闭眼睛的那一刹那间,浮现出了好多人的画面:威严的慈禧太后、老端持重的大清第一重臣李鸿章、成婚多年仍对自己不理不睬的光绪帝、被光绪帝宠了一生的珍妃……
“现在,我也该走了。”
隆裕太后停止了呼吸,这个一心向善的柔弱女子,大清朝最后的太后,生命走到了尽头。
她是风雨飘摇的一片落叶。
她是怒海浪潮一粒尘沙。
她是鸟儿飞翔天空张开翅膀震落的一片羽毛。
“母后,你怎么不说话了?母后,母后?母后!”
小皇帝还在疑惑隆裕太后为什么会忽然不说话了,从太后的怀出来看见太后已经闭了眼睛,还以为是太后累了,想休息一会儿,但忽然之间看到太后的脑袋歪向一边,没有动静。
小皇帝鼓起勇气试了试太后的鼻息,全无生气。
在皇帝的小脑袋瓜子里蹦出来一个词:死!
太后死了,母后没了。
小皇帝伏在隆裕太后身嚎啕大哭。
皇帝的哭声传至门外,瑾太妃率领众宫女太监跪在宫门外齐声哭泣。
隆裕太后归天了……
本书来自
第七十九章归天
“若彤,若彤。”袁兆龙轻轻的叫醒她。
“嗯~”戴若彤迷迷糊糊的醒来,半张小脸被压的通红。
“若彤,天色已经不早了,咱们也该休息了。”
“啊?都已经这么晚了。”
戴若彤向外面看去,一轮明月挂了枝头,今天的浪漫约会计划是真的泡汤了。
“对不起。”
袁兆龙为自己的失约感到很愧疚,一直以来,在恋爱都是戴若彤在迁自己,处处以自己为主,在感情亏欠了这个女孩太多太多。
“没事啊,反正以后机会还有的是,毕竟,我们今天不是一样在一起嘛。”
戴若彤莞尔一笑,听着袁兆龙的道歉,心那一丝不满的阴霾也随之而去,这是一个大度的女孩。
一心不可二用,袁兆龙的心里塞的满满当当的都是国家,也常常自嘲,像他这种人居然还有这么好的女朋友,真是没天理了。
……
溥伟又在策划惊天阴谋,湖北的发展走了正轨,民党联盟和北洋政府在执政权问题争执不休,无利不起早的洋人们的眼睛也在紧紧盯着,准备随时插手国内务问题。
1913年的民国注定是不平静的一年。
各派势力之间的斗争正酝酿着一场即将席卷全国的风暴……
处在风暴之眼的京城,曾经作为这个古老国家最高权力枢的紫禁城,反而成了国最宁静的一块净土,与世无争。
皇宫里最近发生了一件大事,隆裕太后病了,病的很严重。
自打小皇帝宣统退位,大清朝正式成为历史之后,承受不住亡国打击的隆裕太后一病不起,身体每况愈下,太医、医、西医都诊断过,药也吃了不少,时好时坏,如今已经到了躺在榻不能起身的地步。
“咳咳……咳咳……”
隆裕太后不停的咳嗽,服侍的宫女端来一个黄铜痰盂,隆裕太后吐一口痰,痰里带着血丝,吐出来之后方才觉得呼吸顺畅多了。
“姐姐,进来身体可有些好转了吗?”
“是瑾妹妹来了吗……”隆裕太后虚弱的勉强道。
瑾太妃踩着碗底鞋,一身淡黄色兰花斜对襟旗袍,左手拿着一块浅红色手帕,右手拉着宣统小皇帝进来探望隆裕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