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民主从我做起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485 字 12个月前

像是在各反清党派里一样,宋先生和孙先生名声摆在那里,他们的面子没人敢不给。在湖北,袁兆龙的面子也没人敢不给,接到了他的邀请,哪怕是不情愿,也要乖乖的去武昌。

因为袁兆龙不仅是湖北总督,他手里还有枪……

三天的时间里,在湖北有头有脸的名流们纷纷抵达了武昌,被袁兆龙派来的人安排到了事先准备好的会所里。

郑少成在门口迎接着一个个的大咖们,热情微笑着和他们一个个的打着招呼,欢迎他们来到。来的人不一定他全都认识,但是来的人肯定全都认识他。

“哈哈,张老爷子,您老轻易不出门,今天总算是又见到您了,您老身体近来可好?”

远远看见一辆马车停在司令部门口,郑少成热情迎去,将一位须发皆白的古稀老人扶下马车。老爷子下了车,随行的管家连忙递一根黑漆花杨木拐棍。

老头子边走边没好气的说道:“你们袁大司令亲自发的邀请函,整个湖北都是他的地盘,在湖北,他可要远在北京的那个袁世凯要厉害,他的话,谁敢不听。”

郑少成笑道:“老爷子说这话可见外了,您老是什么辈分的人呐,我们司令敬重您还来不及呢,哪里有威胁您的意思!您老肯来,应该是给咱司令的脸才对嘛。”

能让郑少成这位湖北副总督笑脸相迎的老人叫张继堂,这位七十岁老人可不是寻常百姓,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张继堂跟着曾国藩南征北战,第一个率军打进天京的将领,立下赫赫战功。

又曾与法国人在越南交过手,屡屡取胜,威震南半岛。

现如今不可一世的袁世凯曾经在他的面前也是大气不敢喘,被张继堂指着鼻子骂都不敢还嘴。

后调任湖北,并将湘军带到了湖北,也是湖北新军的前身,论起来,湖北军全体官军还要叫他一声老首长才对。

张继堂老先生的辈分如此之高,值得郑少成出门接待。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但张继堂几十年的威望摆在这里,值得袁兆龙等人仰慕。

“张老来了。”

“张老近来可好。”

“过几天一定去张老府登门拜访。”

提前已到的官绅们纷纷前问候。

“呵呵,都好,都好。”张继堂右手拿着拐棍,左手覆在右手,拱手回礼。

忽然停下脚步,拉着一个他小二三十岁的老人笑骂道:“姓唐的你这个小兔崽子,听我家三儿抱怨说,你弄的那个叫什么进口的尼龙布的工厂都开到了阳夏,把我三儿家的棉花纺织厂的生意都给抢走了,和洋鬼子串通好了坑咱们国人,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那个被张继堂骂的唐汉威苦笑道:“老爷子您又在说不讲理的话,您家里的买卖怎可能是晚辈我抢走的,商人逐利,哪里顾客多,我这厂子开到哪里,厂子肯定是我的厂子,和洋人没有关系,顶多是提供技术指点而已,但至于您家的买卖不好,这可不能怨我唐某人啊!”

唐汉威是湖北著名企业家,以自营纺织厂起家,后来买卖越做越大,也算是一个土豪了。

“张老,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晚辈最近一直忙,未能抽时间去探望您老人家,实乃失礼,还望见谅。”

又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年人,虽未穿金戴银,一身西装革履,看这穿着打扮的样子知道肯定是个有钱人,这人恭恭敬敬的给张继堂鞠躬。

张继堂点头道:“小李啊,你确实是有些日子没来看老头子了,都快把我老头子给忘了吧?”

“哪里敢,哪里敢,只是最近确实是挺忙的,柜的生意太多,又担心账房做假账,真是腾不出身。”

湖北著名实业家李祖,手里包着一座矿山和三家伐木场,以及十多条大船,一个身价身份不低于唐汉威的生意人。

他和唐汉威不同,他对张继堂尊敬的原因则是因为李祖是张继堂把兄弟的儿子,生意能做大也离不开张继堂的扶持和拉拢,不然他一个民间实业家又是开矿,又是买船,如果没有张继堂的保驾护航,恐怕早被眼红的官府吸血鬼们吸干了。

袁兆龙发出了四十八张邀请函,在司令部议事大厅里准备了四十七张等黄杨木椅和一张小叶紫檀椅。

毫无疑问,张继堂当仁不让的坐在了那张小叶紫檀椅子。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