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民主从我做起

重生之军阀生涯 花尾龙 2485 字 12个月前

“过几天一定去张老府登门拜访。”

提前已到的官绅们纷纷前问候。

“呵呵,都好,都好。”张继堂右手拿着拐棍,左手覆在右手,拱手回礼。

忽然停下脚步,拉着一个他小二三十岁的老人笑骂道:“姓唐的你这个小兔崽子,听我家三儿抱怨说,你弄的那个叫什么进口的尼龙布的工厂都开到了阳夏,把我三儿家的棉花纺织厂的生意都给抢走了,和洋鬼子串通好了坑咱们国人,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

那个被张继堂骂的唐汉威苦笑道:“老爷子您又在说不讲理的话,您家里的买卖怎可能是晚辈我抢走的,商人逐利,哪里顾客多,我这厂子开到哪里,厂子肯定是我的厂子,和洋人没有关系,顶多是提供技术指点而已,但至于您家的买卖不好,这可不能怨我唐某人啊!”

唐汉威是湖北著名企业家,以自营纺织厂起家,后来买卖越做越大,也算是一个土豪了。

“张老,好久不见,甚是想念,晚辈最近一直忙,未能抽时间去探望您老人家,实乃失礼,还望见谅。”

又来一个三十多岁的年人,虽未穿金戴银,一身西装革履,看这穿着打扮的样子知道肯定是个有钱人,这人恭恭敬敬的给张继堂鞠躬。

张继堂点头道:“小李啊,你确实是有些日子没来看老头子了,都快把我老头子给忘了吧?”

“哪里敢,哪里敢,只是最近确实是挺忙的,柜的生意太多,又担心账房做假账,真是腾不出身。”

湖北著名实业家李祖,手里包着一座矿山和三家伐木场,以及十多条大船,一个身价身份不低于唐汉威的生意人。

他和唐汉威不同,他对张继堂尊敬的原因则是因为李祖是张继堂把兄弟的儿子,生意能做大也离不开张继堂的扶持和拉拢,不然他一个民间实业家又是开矿,又是买船,如果没有张继堂的保驾护航,恐怕早被眼红的官府吸血鬼们吸干了。

袁兆龙发出了四十八张邀请函,在司令部议事大厅里准备了四十七张等黄杨木椅和一张小叶紫檀椅。

毫无疑问,张继堂当仁不让的坐在了那张小叶紫檀椅子。

本书来自

第七十三章民主从我做起

戴若彤的父亲之所以能够成为著名的金融家和企业家,将兴国私人银行创建成为国内最好的私人银行,名声远在欧美海外,其发家致富的手段不仅是独到的投资眼光和社会关系人脉。

戴成祥的银行能做到今天的地步,其的经验和学问确实值得学习。

戴成祥能够以个人名义创办私人银行,自主公司行政大权,袁兆龙也可以用湖北军政府的名义开办一家国企银行。

二者的区别则是戴成祥创业之处,有着在海外多年积累下的原始启动资金,短时间内足以维持一个小型的私人银行亏损多次,直到盈利。

而袁兆龙不同了,不仅手头里没钱,而且账面还有一大笔要还十多年的债务,没有多余的钱来支撑起银行的任何一次投资失败。

真正的复兴,钱只是一个方面,湖北的问题有很多,不只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

为何一年多以来,湖北走的步履蹒跚,异常艰难,根本原因是因为湖北军政府依然没有得到更多人的信任。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那么汇集很多人共同的力量会怎样?

众人拾柴火焰高,既然是民主时代,走向民主要从湖北率先做起。

袁兆龙有了一个宏大的改革计划,袁兆龙思考了很久很久,从长远角度而言,湖北军政府以后不可能一直坚持军人执政,军官做主的时代,先军政策是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

长期以来,湖北军政府除了基层工作的人员之外,真正意义的高层干部也是袁兆龙、黎元洪、郑少成三人而已,外加赵永亮和陈林两个统兵长官。

人太少,不可能将整个湖北所有事务管理的井井有条,漏洞太大,汉阳枪炮厂厂长郭永超贪腐岸是一个典型。

湖北军政府想要成为湖北民主政府必须要将军人执政的理念去掉,从湖北各界笼络人才,将有声望、有威信的社会名流吸收进来,组成真正意义的湖北政府!

“为将湖北建设成真正民主之政府,兆龙诚挚邀请诸君共赴武昌,加入议会,共商民生国事,共建民主政府。”

袁兆龙向湖北名流们发出了邀请函,希望湖北有才有德的能人们都能来武昌,为湖北的建设出一把子力气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