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茶楼诗会

罗云意走进去的时候,诗会早已经开始了,此刻一楼大堂正中表演台上站着一位文质彬彬书生模样的年轻男子,他手里拿着一本出题册子,这可是林明辉耗费一夜心血写出来的,在他的左右两旁各摆着两张书案,书案后各坐着一位同样书生模样的男子,而且这四人手中都拿着一个可握的长木柄,这是他们今日用来抢答题目的,此刻四人脸上倒是轻松神态多些。

“‘春花迷秋月’下一句是?此诗出自谁人之手,请抢答!”台上的王牧刚念完题目,坐在台上左边首位的书生便快速地举起了手中的长木柄,胸有成竹地笑着答道,“‘春花迷秋月,谁解离人愁’,此诗乃是出自前朝诗人唐弃之的《家归诗集》!”

“回答正确,徐公子再得一朵桂花!”王牧笑着答道。

其他三位台上的书生脸上有遗憾、懊悔之色,他们也是知道答案的,只不过一时反应慢了半拍而已,台下也有知道答案的,猜对之后自是欣欣得意,不时和身旁友人炫耀两下。

气氛越来越融洽热闹,罗云意穿过一楼人群上了二楼雅间,找到了叶染修、叶茗辰和雷战虎,但却没有看到林明辉,就是司空潭也不在。

“我小舅舅呢?茗辰哥哥,怎么也没见潭姐姐?”罗云意在三人围坐的桌子靠里的位置坐了下来,这样她能看清一楼的全景,楼下之人却看不到她。

“表哥还请了几位学士大儒过来,你小舅舅他们在另外的雅间里!”待罗云意坐下,叶染修亲自给她倒了一杯茶,他们这桌的茶叶可是茶楼里珍藏的上等货,一般人可是没机会喝上的。

“听说太后在宫里听曲儿,我表姐被叫去凑热闹了!”叶茗辰笑着回答罗云意,原本司空潭已经跟着来到了听书茶楼,可得知茶楼今天不说书要办什么诗会她就没了兴趣,正好有内侍传旨让她进宫,她便跟着去了。

原来是这样,罗云意听后便安心坐下看楼下的学子们抢答诗文,随着题目越来越难,学子们参与的热情反而越来越高,而台上的答题者也换了一拨又一拨,竟是无一人坚持到最后。

“看来京城的学子也不怎么样,这些题目我们许大哥轻轻松松就答了出来,许大哥,你要是上去,绝对能夺今日的魁首。”突然,茶楼雅间里传出一道不合时宜的嘲笑声,而且此人故意说话声音很大,楼上楼下的人全都听到了。

此话一出惹得在场的京城本地学子文士们脸上都有了不忿之色,何人竟敢当众奚落他们?

叶茗辰派了身边的小厮去打听,原来是以许诚为首的一帮覃州富家子弟也在茶楼中参加诗会,这话正是他们其中一人为了讨好许诚故意说的。

“今日诗会乃是广邀天下有学识之人参与,既然有高才在场,何不出来一会!”王牧笑着拱手对楼上一处雅间喊道。

“诸位莫要见怪,我这朋友开玩笑的,许某在此赔罪了!”这时,许诚笑着从雅间站了起来走到众人的视野之中,谦谦君子的模样当即为他获得了不少的好感。

“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叶茗辰对此人可是一点儿好印象也没有。

“今日咱们以诗会友,许兄太客气了,兄之高才在下也有所耳闻,还请不吝赐教!”王牧的态度始终谦和有礼,脸上带着诚挚的笑容,说出来的话令人不忍拒绝,而许诚原也没打算拒绝,今日他本就是来出风头的。

这时,从林明辉所在的雅间里站出来一位相貌堂堂的儒雅男子,他手中拿着一把虎骨折扇,此人一站出来满堂皆惊,这不是学士阁大名鼎鼎的年大学士吗!王牧竟然连他也请了来!

“既然今天是茶楼诗会,我年某也来凑个热闹,我出题目你们来作诗,得魁首者年某愿将手中这把折扇相送,权当交个朋友!”年乙庸笑着朗声说道。

“得,这下是真的有热闹可看了!”叶茗辰冲着罗云意笑着眨了一下眼睛,然后问道,“云意妹妹,你可有兴趣?”

“管我什么事情!”罗云意才对什么扇子没兴趣。

“当年的林相可是对这把虎骨折扇觊觎已久!”叶茗辰笑着继续跟了一句。

他这句话倒是让罗云意动了心思,外公喜欢这把扇子?

罗云意从豆腐坊走出来的时候,叶染修见她一直闷闷不乐,便出声问道:“这几日田庄农事可忙?”

“还好,陶大人他们比我忙,我暂时没什么特别的事情!”罗云意回说道。

“既然这样便休息两天吧,明日听书茶楼有诗会,一起去看看吧!”叶染修说道。

“诗会?你办的?”罗云意问道。

叶染修摇头一笑:“不是,京城的文人学士平时就喜爱举办各种名头的诗会,如今秋闱临近,有不少学子都聚在城中,今年他们相中了听书茶楼,这诗会是我表哥王牧要办的,今年他也要参加京中的秋闱之考!”

京城王家虽说是当今皇后的娘家,但因为是书香文流之家,家中男子也只爱舞文弄墨,并不喜钻营官场诸事,所以作为外戚其影响力在朝中非常弱。

叶染修虽与安王府、辅国公府断了亲缘,但与王家却还是有几分亲情的,毕竟这是他生母的娘家,父亲不要他,母亲却是为了生他而拼尽全力的。

“一帮酸溜溜的文人在那里吟诗作赋太无聊了,还不如听池伯说两段书呢!”罗云意对于诗会兴趣不大。

“那意儿觉得什么样的诗会才有意思呢?”两个人说着说着便走到了梁王府的后门,直接就从后门进了王府,然后在厨房大树下的石桌前就坐了下来,玉净忙去沏了壶茶端来。

罗云意喝了一口清香的茶水,微微歪着头想了一下,突然抿嘴一笑,看向叶染修说道:“既然是快到秋闱之考了,这诗会就要办的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学子有意义,顺便也考验考验京城这帮文人的反应能力和知识面,给他们的秋闱预预热!”

在现代的时候,罗云意常看一些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或者知识竞赛的节目,如果将这种形式稍加修改让古代的文人们来参与,不知道会不会更有意思呢?想来倒真可以试一试。

“如果这诗会让意儿来办,意儿打算怎么做?”叶染修见罗云意来了兴致,也跟着莞尔一笑。

“我打算——”罗云意让叶染修靠近一些,叽叽咕咕地将自己的想法给他说了说,叶染修见她眼眸灵动晶亮,唇角含笑,又听她的主意的确很有新意,便赞赏地点了点头,决定让表哥王牧就按照罗云意所说的意思来办明日的诗会。

“至于这出题之人,我看我小舅舅就挺合适的!”既然林明辉已经被皇帝重新拉入大众的视野,择日不如撞日,她就助自己的小舅舅一臂之力吧。

“嗯,我也觉得!”叶染修也跟着点了一下头,“我让长风去王府通知表哥,由他亲自来请你小舅舅出山比较好!”

“还是你想得周到,就这么办,明天的魁首咱们茶楼送份大礼!”罗云意对于这个时空的文化了解的不深,但并不影响她也想参与的热情,古代版的诗词大会应该挺好玩的吧。

美美地睡了一觉,罗云意精神十足地起了床,吃了早饭便去豆腐坊找林明辉,结果卫红英告诉她,林明辉被人先请去了福运街的听书茶楼,罗云意只好带着玉净、玉婷坐上了叶染修的马车。

马车大概走了有小半个时辰便到了福运街的街口,坐在马车里罗云意都能听到外边喧嚣的人声,稍稍掀开马车帘往外看去,她才算真正见识到京城的繁华之地是怎样的。

福运街街面宽度足足有三十丈,道路两旁皆是两三层楼高古朴高雅装饰豪华的铺子,每家铺子前都栽种着两到三棵的槐树,象征着“门前有槐,升官发财”之意,这条街上比起摩肩接踵的人群,马车相对来说也不少,还有专门划出来的车马道。

如果说东街是下九流齐聚的下里巴人之地,那么福运街便是上九流最喜欢的阳春白雪之所,不时能看到达官贵人、贵妇名媛穿梭其中。

原本马车走在宽阔的道路上还算顺畅,很快马车便走不动了,罗云意和叶染修只好下车,今日担任车夫的长风便将马车寄存到街上的车马行。

一行人走了一会儿,便来到一家女客众多的布坊门前,叶染修告诉她,这便是司空潭在京城开的布坊铺子,太后寿宴上收到的二十匹罗布除了七彩霞衣剩下的全让司空家用银两换了来,至于十几匹罗布换给了太后多少银子,太后没对外说,司空家的人也是守口如瓶。

罗云意当初知道之后直感叹魏太后比任何一个商人都精明,不费吹灰之力名声也有了,巨款也有了,反倒是她这位罗布的主人哑巴吃黄连亏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