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茶楼诗会

罗云意从豆腐坊走出来的时候,叶染修见她一直闷闷不乐,便出声问道:“这几日田庄农事可忙?”

“还好,陶大人他们比我忙,我暂时没什么特别的事情!”罗云意回说道。

“既然这样便休息两天吧,明日听书茶楼有诗会,一起去看看吧!”叶染修说道。

“诗会?你办的?”罗云意问道。

叶染修摇头一笑:“不是,京城的文人学士平时就喜爱举办各种名头的诗会,如今秋闱临近,有不少学子都聚在城中,今年他们相中了听书茶楼,这诗会是我表哥王牧要办的,今年他也要参加京中的秋闱之考!”

京城王家虽说是当今皇后的娘家,但因为是书香文流之家,家中男子也只爱舞文弄墨,并不喜钻营官场诸事,所以作为外戚其影响力在朝中非常弱。

叶染修虽与安王府、辅国公府断了亲缘,但与王家却还是有几分亲情的,毕竟这是他生母的娘家,父亲不要他,母亲却是为了生他而拼尽全力的。

“一帮酸溜溜的文人在那里吟诗作赋太无聊了,还不如听池伯说两段书呢!”罗云意对于诗会兴趣不大。

“那意儿觉得什么样的诗会才有意思呢?”两个人说着说着便走到了梁王府的后门,直接就从后门进了王府,然后在厨房大树下的石桌前就坐了下来,玉净忙去沏了壶茶端来。

罗云意喝了一口清香的茶水,微微歪着头想了一下,突然抿嘴一笑,看向叶染修说道:“既然是快到秋闱之考了,这诗会就要办的对即将参加考试的学子有意义,顺便也考验考验京城这帮文人的反应能力和知识面,给他们的秋闱预预热!”

在现代的时候,罗云意常看一些诗词大会、成语大会或者知识竞赛的节目,如果将这种形式稍加修改让古代的文人们来参与,不知道会不会更有意思呢?想来倒真可以试一试。

“如果这诗会让意儿来办,意儿打算怎么做?”叶染修见罗云意来了兴致,也跟着莞尔一笑。

“我打算——”罗云意让叶染修靠近一些,叽叽咕咕地将自己的想法给他说了说,叶染修见她眼眸灵动晶亮,唇角含笑,又听她的主意的确很有新意,便赞赏地点了点头,决定让表哥王牧就按照罗云意所说的意思来办明日的诗会。

“至于这出题之人,我看我小舅舅就挺合适的!”既然林明辉已经被皇帝重新拉入大众的视野,择日不如撞日,她就助自己的小舅舅一臂之力吧。

“嗯,我也觉得!”叶染修也跟着点了一下头,“我让长风去王府通知表哥,由他亲自来请你小舅舅出山比较好!”

“还是你想得周到,就这么办,明天的魁首咱们茶楼送份大礼!”罗云意对于这个时空的文化了解的不深,但并不影响她也想参与的热情,古代版的诗词大会应该挺好玩的吧。

美美地睡了一觉,罗云意精神十足地起了床,吃了早饭便去豆腐坊找林明辉,结果卫红英告诉她,林明辉被人先请去了福运街的听书茶楼,罗云意只好带着玉净、玉婷坐上了叶染修的马车。

马车大概走了有小半个时辰便到了福运街的街口,坐在马车里罗云意都能听到外边喧嚣的人声,稍稍掀开马车帘往外看去,她才算真正见识到京城的繁华之地是怎样的。

福运街街面宽度足足有三十丈,道路两旁皆是两三层楼高古朴高雅装饰豪华的铺子,每家铺子前都栽种着两到三棵的槐树,象征着“门前有槐,升官发财”之意,这条街上比起摩肩接踵的人群,马车相对来说也不少,还有专门划出来的车马道。

如果说东街是下九流齐聚的下里巴人之地,那么福运街便是上九流最喜欢的阳春白雪之所,不时能看到达官贵人、贵妇名媛穿梭其中。

原本马车走在宽阔的道路上还算顺畅,很快马车便走不动了,罗云意和叶染修只好下车,今日担任车夫的长风便将马车寄存到街上的车马行。

一行人走了一会儿,便来到一家女客众多的布坊门前,叶染修告诉她,这便是司空潭在京城开的布坊铺子,太后寿宴上收到的二十匹罗布除了七彩霞衣剩下的全让司空家用银两换了来,至于十几匹罗布换给了太后多少银子,太后没对外说,司空家的人也是守口如瓶。

罗云意当初知道之后直感叹魏太后比任何一个商人都精明,不费吹灰之力名声也有了,巨款也有了,反倒是她这位罗布的主人哑巴吃黄连亏死了。

听说这段时间罗布在京城依旧是有价无市,司空潭之前曾告诉过罗云意,说是十匹罗布太后寿宴之后就被冰尧城的人从司空家拉走了,剩下的一分为二,一部分留在京城,一部分送到了覃州。

这铺子也是有自己的股份的,罗云意本打算抬脚进去看看,可刚踏进去一只脚迎头就看到了即将要做新嫁娘的廉三小姐,她手里正挽着一位贵妇打算走出布坊,与罗云意、叶染修迎了个对面。

气氛瞬间就变得尴尬起来,布坊里的其他女客见此情景也都愣住了,京城谁不知道廉家三小姐苦追梁王府的小王爷,甚至不顾女儿家的名声厚着脸皮要嫁进梁王府,如今却成了梁小王爷好兄弟的未婚妻,这下子可有好戏看了。

廉三小姐自然也察觉出布坊里其他人异样的目光,她轻轻抬头看向叶染修,却发现他的目光始终放在身旁的一位俊俏小公子身上,再仔细一看,分明是个女扮男装的小佳人,雷战虎口中的“云意妹妹”,大禹朝第一位被封官的女司农罗大人罗云意。

满腔的苦涩忍不住就要往外涌,廉三小姐眼中瞬间就有了泪珠,好在她努力控制强忍着不落下来,强挤笑容地对挽着的妇人说道:“娘,咱们走吧!”

妇人温和地拍拍她的手掌以示安慰,回之一笑说道:“好!”

母女两个经过叶染修和罗云意身边时,只是微微点头示意,然后便擦身而过,而自始至终叶染修的目光都从未在廉三小姐的身上多停留一秒,他的眼睛里只有身旁的罗云意。

问了布坊掌柜才知司空潭去了听书茶楼,自从《白眉大侠》开讲,司空潭是一日也没拉下,她本就常在江湖上行走,最喜欢行侠仗义管不平事,《白眉大侠》正合了她的心意。

罗云意和叶染修便出了布坊往前走,很快就顺着人群先来到了沈宝儿那间嫁妆铺子门前,罗云意让叶染修先去茶楼,她准备看看瓷器铺和滋味楼,最后再去茶楼。

叶染修点点头,让长风陪着罗云意主仆三人,自己一个人先进去找叶茗辰和雷战虎他们,今日这诗会不但有才子佳人,学士名流,京城纨绔也来了不少。

瓷器铺的掌柜姓张,瓷窑也是他自家的,巧的是罗云意在覃州买下的那间瓷器行正是张掌柜的,他也是林诚的朋友。

当初张家的瓷窑在京城出了事,为了救急便把覃州的瓷器行经林诚之手给卖掉,沈宝儿机缘巧合之下救了张掌柜一家,为了报恩张掌柜便留在京城做了沈宝儿嫁妆铺子的掌柜。

沈宝儿要陪着忠信候回西南祖宅,张掌柜原本是打算跟去的,因为他知道沈宝儿处境并不是很好,但沈宝儿并没有同意,后来得知这瓷器铺沈宝儿并没有卖掉,而是和一位姓罗的姑娘合伙做生意,更巧的是这位罗姑娘在覃州还买过他的铺子,更是旧友的亲近之人,于是张掌柜便安心呆在瓷器铺。

“姑娘,您要买什么瓷器?咱们这里瓷器种类齐全,而且价格不等,更有高超的瓷窑师父能给您定制瓷器。”罗云意一进门便有一个伙计热情地上来招呼。

“我就随便看看!”店里的伙计并不认识罗云意。

“那好您随意看,想买什么就告诉小的!”店伙计依旧笑脸相迎。

罗云意点点头,大概瞅了一圈便走了出来,瓷器的颜色和花样还需要再改进。

从瓷器铺经过热闹的茶楼罗云意几人来到了滋味楼,辰时早就过去了,但滋味楼门前等着买小吃点心干果的队伍还是很长,店内也有桌椅,很多客人正坐在里面吃着生煎、喝着豆浆、豆花或者米粥,有的再要上几个五香茶叶蛋,连个空余座位都没有。

罗云意也没进去,就在外边看了看,长风去店里拿了几包干果,几个人就转身去了听书茶楼。

今日这条街上最热闹的便是听书茶楼,自从茶楼重新开张之后,这里便成为了很多人每日必来之处,叫上嘴甜的小伙计沏上一壶香飘四溢的热茶,桌子上摆满隔壁滋味楼的干果、点心、小吃,耳边萦绕的是说书先生抑扬顿挫的声音,比起往日里听听小曲,这茶楼更让人觉得舒坦。

当朝国丈王大学士的孙子今天要在听书茶楼办诗会,而且与以往诗会不同的是,他今日请来了有“天下第一才子”之称的林明辉担任出题考官,要在这茶楼里摆下诗文擂台赛,夺得魁首之人不但能获得王家珍藏的一本古籍诗经的临摹版,听书茶楼的东家也会送上一份厚礼。

众所周知这茶楼是老梁王妃的嫁妆铺子,前年被败家的梁小王爷给抵押出去了,听说今年铺子又回到了他的手里,梁王府穷得叮当响,所以在场的没人在意茶楼东家的那份厚礼,倒是很多人对那本临摹版的古籍诗经势在必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