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新节目

重生者之子 我老刘啊 2207 字 2024-04-22

说出来也有点丢人,宋士华和赵玉琼从来没有给过宋知易现金。在不知道宋知易也是重生的时候,宋士华都是把宋知易的生活费交给宋雨桐。当宋知易五岁,坦白局结束后不久,宋士华给了宋知易两张银行卡,一张花旗的,一张工商的。国内用工商,国外用花旗。这两个都是信用卡副卡,宋士华拿着主卡。不过宋知易没有查过额度,也没有刷过。

从五岁到10岁,宋知易的花费基本都是宋雨桐在负责,主要的花销是买书和请老师辅导。从10岁开始,宋知易出版第一本小说,钱就源源不断的进入口袋,但是大部分的钱也都是转手到了宋士华手里,钱躺在银行里是最愚蠢的投资方式,对于一个重生者来说更是侮辱。宋知易的钱买股票,买游戏公司。在18岁以前,宋知易真正能动用的钱只有几千块现金,和宋雨桐一起出去旅游的花费都是宋雨桐出。

堂堂世界之王的儿子买一辆二手的电动车,说出去估计没人会相信,而且买就买,居然还和人家女孩子砍了半个多小时的价钱。

宋知易先把顾成川,孙依梦和金雷叫到会议室。

宋知易坐在主位上,吊儿郎当的,一点不严肃。顾成川和孙依梦早就习惯了宋知易的风格。毕竟接触了好几年。

金雷还在适应的过程中。

宋知易给三个人两份策划书。一份是《好声音》一份是《roduce101》。

三个人开始低头看着策划,顾成川是学企业管理的。在宋知易向他挖角以后,也看过一些资料,对综艺制作这个行业了解了一下,但是眼前这两份节目策划,到底是好是坏,他也不敢下结论。顾成川是个聪明人,他是外行人,所以坚定的闭嘴,让他们内行人去讨论,需要自己做的会努力做好,涉及自己专业的会提前做好。这一直是他的做事准则。

孙依梦算是圈内人,但是也仅仅是做了不到半年的策划工作,之后就去赵玉琼身边做助理了。而且孙依梦的今年32岁,她对这个行业的知识还停留在十年前,虽然这段时间在不断的学习中,但是距离顶尖级制作人还是查的很远,这个过程不仅仅需要专业知识的补充,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总结。这些宋知易都知道,他可以给孙依梦时间,退一步讲,现在宋知易可以兼任制片人和策划。孙依梦先从统筹做起,先把后勤搞好。

金雷算是业内顶尖的导演,这两份策划方案,他看了一遍就知道核心。一份就是大众综艺,选拔出歌手,从根本上说和芒果台的快男快女没什么区别,都是选秀节目。节目形式有很大的创新,不看脸,只听声音。回归唱歌选秀的本质。

另一份策划,金雷只看明白一个大概,从策划书能看出宋知易对于打造顶级优质偶像团体的野心。但是这个节目会成功吗?而且单期节目的时常是两个半小时,远远超过了现在主流的90分钟市场。有哪个电视台会引进这样的节目。金雷有了一丝丝担忧。

三个人看完了两份策划书,然后盯着宋知易,等他开口。

宋知易清了清嗓子,说道:“制播分离这种模式,是我们公司存在的关键。川哥,电视台那里需要你去谈。我们的节目大多都是季博类,先谈第一季的价钱,不行就签对赌。钱多钱少无所谓,但是必须表明态度,我们和电视台是平等地位。不是我们求着他们播我们的节目。磊哥,你这边简单点,把团队拉起来,《圆桌》这个节目,练兵的目的比较大,而且这个节目投资小,团队规模也不大,咱们的人员超编严重。等《圆桌》上了正轨,留下几个人负责,其他人调出来,分成两个组,一组筹备《好声音》,一组筹备《创造101》。根据策划,梦姐前期的选拔,你那边现在就开始全国的海选。”

顾成川:“电视台那里估计很难松口,具体的我去谈。咱们的底线是什么。”

宋知易:“版权共有、共同投资、联合制作、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这是底线,能争取的尽量争取。国外有很多制播分离的案例,可以参一下。”

孙依梦:“海选标准是什么?”

宋知易:“两个节目一起海选,唱功厉害的就分到《好声音》这边,外形突出的或者唱跳俱佳的就分到《创造101》这边。至于怎么分人,你去挖一个艺人总监,他们对艺人的定位和包装在行。缺什么人,就挖什么人。不要怕花钱。”

孙依梦:“好看的去《创造101》,丑的去《好声音》,是这个意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