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知易默默给这些人点了个赞,没有回复。现在都晚上十一点多了。一来一回的回复,指不定得到几点呢。
明天要开始对新的节目进行筹备,宋知易要去公司安排。所以早早就睡了。
宋知易睡了,但是有人却没有睡。
远在帝都的原车子一直在为怎么抄高自己的热度而烦恼。
原车子在米国留学的时候就开始了在学术内的“打假”事业。在学术界和生物界打假战绩煊赫以后,原车子渐渐迷失了自我。开始涉足文化圈、娱乐圈,继续用他那一套学术打假的方法,从学术领域,一路打假到人文领域,战绩累累,同时非议不断。一些被他打过假的人,道歉承认,或者羞愧下场;另一些被他打过的人,和他互相坚持自己的胜利,各自成为各自的审判官,如寒寒;还有一些正在被他打假的,处在两可之间,比如蒋方洲。
在学术界打假,不得不承认原车子确是抓出了许多学术造假的人和事,但是在文化圈和娱乐圈,原车子就开始变得无赖起来。疑没问题,有没有道理尚且不说,你没道理都可以质疑。但是请给出被质疑者能够证明自己的可能性。做有罪推论的时候,如果不能给出被质疑者能够自证的可能性,是非常非常无耻的行为。不给对手自证的可能、质疑失误从不道歉、对观众控制信息量、无标准的选择性质疑。这是后期的原车子“打假”四原则。
自从微博火了起来,原车子也开通了微博,时不时的在微博上做一些知识科普。知识科普远远没有“打假”引起的关注高,原车子最近在苦恼这件事情,没有“假”可打了,意味着自己的热度开始慢慢下降。
打开微博,原车子看到了铺天盖地的称赞“知易行难”的微博。等他了解到事情的经过后,原车子意识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知易行难”原本就是名扬国内外的知名作家,这原本没什么,但是,这个名头落在一个年仅19岁的少年头上,这就让人不得不思考了。而且原车子从宋知易出版的作品思考,一个年仅10岁的少年,出版个人第一步小说《那些年我们追的女孩》加上创作的时间,差不多九岁的时候就开始动作进行写作了。一个九岁的孩子,都在尿尿和泥玩呢,宋知易不仅仅开始写小说,而且还写出了初恋男女的那种青春的青涩。原车子断定里面肯定有猫腻。
原本烦恼的原车子亢奋起来,开始在网上查找起宋知易的资料,开始研究宋知易出版的作品。
原车子不是一般的打假人,不会随随发个微博说一声“假的”“代笔”,他会细致的搜罗所谓他严重的证据。寻找事情前前后后所存在的逻辑矛盾,然后才开始发声“打假”。
这也是原车子能一直活跃在“打假圣坛”的原因之一
。。。。。。。
宋知易不知道一个难缠的对手已经盯上了自己,而且开始行动了。
第二天宋知易早在的来到梧桐大厦,说是大厦其实也没有超过25米。宋士华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坚持。坚持不修建什么世界第一,亚洲第一之类的摩天大楼。当然除了魔都的环球中心,“年轻气盛”的宋士华不希望看到一把军刀插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出资修建了一把外形像极了“唐刀”的摩天大楼,刀刃方向就是日岛。除此之外,宋士华从没有主动要求修建摩天大楼。
知易制作办公地址在梧桐大厦的三层。
梧桐大厦高25米,一共11层,地上八层,地下三层。环绕梧桐大厦还有其他的建筑楼群,梧桐微博和梧桐手机都有单独的办公大楼。
宋知易本身不是专业的商业管理人才,公司的管理都交给了顾成川。对于综艺制作团队,宋知易也不打断抢导演的饭碗,反而要尽可能多的培养新人导演。自己只负责策划就行了。想玩了可以上场玩玩,不想玩就过一过自己超级富二代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