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摆宴

龙桑山海录 入潼关 1434 字 11个月前

“竟然如此昏庸,这何异于烽火戏诸侯之事?”

公孙瓒也叹气道:“后来我等竭力保境安民,之后卢师携师兄弟入京,结果也被以罪论处。这以后,何进大将军与袁本初、曹孟德携西园校尉除贼,仅袁本初孤身而还。后欲劫少帝,不果,身死,”

刘备倒吸一口冷气。

十常侍这一波操作简直神来之笔,简直是一刀砍光了三国演义的前半部和后半部,强行把第一页和最后一页粘在一起,当作故事讲了出来。

所谓十常侍其实是有十二个人,指中国古代东汉灵帝时操纵政权的张让、赵忠、夏恽、郭胜、孙璋、毕岚、栗嵩、段圭、高望、张恭、韩悝、宋典等十二个宦官。他们都任职中常侍(黄门常侍)。据《后汉书》记载,这十二人“封侯贵宠,父兄子弟布列州郡,所在贪贱,为人蠹害。”在黄巾之乱时立有大功的皇甫嵩因为得罪十常侍,结果见谗于朝廷,郎中张钧因向灵帝请求诛除十常侍,结果被诬陷而死于狱中。其中以张让以及赵忠最为受宠,汉灵帝曾说过:“张常侍(张让)是我爸爸,赵常侍(赵忠)是我妈妈。”

这样的人怎么看都只会是一个佞臣,当时朝中,有着杨氏,袁氏这样四世三公的大家族,他们发家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汉朝。更不要说还有各个勋贵家族,外戚家族,经学大家。甚至再算上数不尽的中小家族,寒门,地方豪强。怎么也不是一个皇帝宠信的宦官集团可以硬抗的呀。

再加上突如其来的黄巾之乱,将这些地方、民间崛起的豪杰们一网打尽,简直是一场大清洗。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可以说是这段空白期的最好写照了吧。

刘备转头又问道。

“公孙将军,那你的威名也应该威震边关才对,为何世人却尽数遗忘了?”

公孙瓒面色凝重地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我……我也不知道。”

“不对,应该是知道。”

“也不对,应该说,我是我知道,但是我说不出来。”

刘备奇道:“这是为何?”

“我等如今已经是阴间之身,却没有去见泰山神君,一直漂泊在不见天日的鬼域之中。”

公孙越替公孙瓒回答道。

“其中多有变故,但我等无法言语表达。按理说人死万事消,阳间之名也与我等无关,但如此泯灭人迹着实不甘心啊。”

“我大哥英灵不泯,能通天机,知晓我等已从人间除名。但为何除名?又是谁除了我等的名?还请刘备兄帮我们探查一二。我等必当肝脑涂地,以报大恩。”

说着满场的将士统统下拜,让刘备真的感觉到一种,自己是历史上那个刘皇叔的感觉。

“备不敢辞,唯有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