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第三十二章

朕的心头好 自溪 6438 字 12个月前

谢樟见她羞恼,忍不住低笑出声,抬手捏了捏她的耳垂,见她瑟缩了下身子,慢悠悠道:“朕又岂是你愿意让来便来,不愿让朕来便不来的人?既然换了帐子,朕自是要来看看的,不仅要看,还要躺在这床上与你一起看呢,你愿不愿?”

宜平被谢樟揽在怀里,几乎紧贴着他的胸膛,他的笑声,胸膛的震动,还有全身的热量都让宜平陌生到紧绷,更听到他这样一句调笑,登时一阵羞恼,撑在胸前的手不由便捶了下他。

女孩子的拳头轻飘飘的,锤在他胸膛更像是柳枝抚过河面一般,点起了阵阵涟漪。谢樟笑声略大了些,将她搂的更紧了,更加坏心眼的在她耳畔轻声道:“昨夜和朕争辩,今晨便敢打朕了,你说说朕该如何罚你?”

宜平不服气的哼了声,不理会他的话,双手用力撑在两人之间,想要将他挣开。

谢樟胳膊箍着她,一丝不动,等宜平费了半天力,终于没力气再推开他,方才抵着她的额头轻轻蹭了蹭,感觉到她额间微微的濡湿,不由垂眸看她,看着她气鼓鼓的嘟着唇,轻笑道:“你是觉得朕不会罚你才敢这般?倒是胆子不小,只是胆子这么大,怎么还怕这般和朕躺一张床上?”

宜平其实并没有昨日那般紧张了,只是这样亲密的拥抱在一起,总让她有种晕晕乎乎的感觉。听到谢樟的话,她不知要如何回答,只能咬唇不语,谢樟含笑看她,见她乖顺的样子,忍不住低头在她唇上轻啄了一下,抚着她的后背低低道:“朕若再来,便不会在这般与你同睡一床了……教导姑姑教你的,你可还记得?”

宜平不妨他会如此,当下便被他亲的头脑发懵,又听到他这意味十足的话,更是羞的说不出话来。

谢樟心情极好,微微放松了怀抱,一手揽着她,一手微微撩开床帐向外看了眼,见时候尚早,转身又将她搂进怀里,柔声道:“再睡会吧,朕陪你一起睡。”

宜平微微仰头看向他,见他目光温柔的看着自己,心也一点点安宁起来,轻轻应了声,抬手将被子往上拉了拉,替谢樟盖住了肩膀后,闭着眼睛在他怀中睡着了。

谢樟看着她闭上眼睛,唇角慢慢勾起,将她耳侧被压着的头发轻轻放到她肩后,在昏暗的光线中凝视着她。

她现在这般模样和初见她时、大和宫外还有邀她赏梅时的样子截然不同,就像她给他的印象,一会儿梅花,一会儿梧桐花,一会儿又是粉梅,此刻乖乖窝在自己怀中的她却像是晚香玉一般,娇软可人的让人心都软成了一片。

刘洪看着看了看时间,又盯着紧闭的房门看了半响,再三犹豫之后,方才走上前,准备将唤皇上起身。谁知还未发声,便听到里面传来一声茶杯碎裂的声音,很快谢樟便一脸怒意的从内室大步出来,头发还散着,便是脚下还是趿拉着昨晚换上的便鞋,靴子被他提在手中。

刘洪一怔,连忙上前跪下服侍他穿靴,心中还在想这宜贵人怎么能让皇上这般模样出来,便听到谢樟气怒的抱怨,“回头让钱嬷嬷过来好好教教宜贵人如何伺候人,连个发都不会梳,也不知在蓄芳斋都是如何学规矩的!”

紫怡宫的宫人吓得跪倒一片,脸上都带着惊恐之色,青岚偷偷抬眼看了眼内室的房门,却不见贵人身影,她心中不由更加焦急,都这般了,贵人怎么还不知出来请罪呢?

谢樟看着脚下跪了一片的宫人、太监,冷哼一声,“贵人初进宫,有些规矩不懂,你们这起子人也是不懂吗?朕看你们是估计装聋作哑,故意欺瞒主子!拖出去每人仗责十下,让他们涨涨教训,别以为这宫中真的可以欺主了!”

小金儿连忙叩头道:“奴才有罪,还请皇上息怒。”

刘洪一言不发的替谢樟梳好了发,整理好了衣服,方才收手立在一侧,也不看告罪的几人,一副置身事外的模样。

谢樟瞥了眼刘洪,又扫视了眼紫怡宫的宫人,一甩袖子气冲冲的离开了紫怡宫。

见皇上离开,刘公公也跟着离开,并没有安排人来行刑,几人不由又是奇怪又是害怕。

青岚顾不得许多,连忙从地上爬起来,快步走进内室,却见宜平一脸惺忪的坐在床上,眉眼中尽是未睡醒的茫然。

青岚见状,连忙拿起一件衣衫披到她身上,声音急切道:“皇上可有斥责贵人?”

宜平摇了摇头,看了青岚一眼,缓缓下床,走到内室门旁向外看了眼。青岚连忙道:“皇上已经移驾了。”

宜平点点头,转身便看到地上摔成一地碎片的茶杯,微微叹了口气,道:“着人收拾收拾吧。”

青岚点头,心中疑惑更甚。刚刚进来她便注意到,妆台整齐,还是昨晚两人睡前,她收拾的样子,可见皇上早上并未在妆台前梳发,贵人更是一副刚刚被惊醒的模样坐在床上,手中也无梳子等物,这又怎会是梳发的样子?

她不敢叫其他人进来,自己蹲身将碎片捡拾起来,看了眼坐在床边发呆的宜平,略微思索了下,道:“皇上刚刚十分震怒,说是要让钱嬷嬷来教贵人规矩……”

宜平根本没注意到青岚说什么,满脑子都是刚刚发生的事情。

两人再次睡下之后,许是她一晚未睡,他怀抱也十分暖和,她很快便睡得沉了,也不知过了多久,便听到有东西落地碎裂的声音,她刚迷迷糊糊的睁眼,就见皇上不知何时已经起身,衣服穿得不甚整齐的站在屋子正中。

她刚要下床替他整理仪容,却被他上前一步握住了手,压低声音在她耳边道:“莫怕,朕并非真的生气,只是昨夜朕在你这里留宿,不得不如此。你这里也没有一个年长的嬷嬷帮你照看,朕借机派个老嬷嬷过来,她原来是朕母妃的掌事姑姑,也许在宫中没有什么面子,却知道许多事情,你尽可对她放心。”

他的声音仿佛还在耳边,手上好像还留着他掌心的温度,可是人却已经走了许久了。宜平静静的坐在床边,一句一句的回想他们两人之间的对话,心中升起丝丝的甜,却又伴随着阵阵惆怅。

她转头看向窗户,问道:“天可亮了?”

青岚随着她的动作一并看过去,答道:“冬日天亮的晚,外面现在还黑着呢。”

宜平垂下眼,耳边隐隐听到钟鼓楼传来的声音,想到昨晚谢樟对她说的作息,不由有些心疼他。这般日日天未亮便起身,一直到夜半才能休息,还怕贪恋床铺故意将床收拾的十分不舒服,怎么想都觉得辛苦。

此为防盗章,欢迎大家支持正版半响后,随行的内侍都听到了皇上一句轻轻的低叹:“今夜本想陪媛儿赏月的……”

叹息声远远散开,随在御撵左侧的一个年轻太监飞快的抬眼看了眼御撵上的人,很快便收回目光,继续垂头走路仿佛刚刚什么都没有听到。

谢樟的目光似有似无的从他身上划过,看向前方若明若现的高大宫殿。

御撵在坤德殿外落下,刘洪一边叫唱,一边扶谢樟下撵。

殿外只有几个守宫的太监,听到叫唱,很快便有一行宫人从内出来,打头的正是坤德殿的掌事姑姑。

“奴婢叩见皇上。”

谢樟理了下袖口,看着跪在地上的一行奴才,淡淡开口道:“皇后睡了?”

冯姑姑闻言,心中咯噔一下,连忙道:“娘娘一直等着皇上来呢……”

“哦?”谢樟的声音带着几分嘲弄,缓缓扫视过面前相迎的人,道:“既然等着,为何不出来接驾?”

冯姑姑暗暗叫苦,刚刚已经劝了皇后许久可是皇后本就嫌皇上今夜到得晚,还让她去请失了颜面,不管如何劝说都不愿出来接驾。正在想如何替皇后圆话,就听到门内一阵响动。回头看到是皇后的身影,冯姑姑才微微松了口气。

辜皇后走出殿门,与谢樟隔着跪迎的奴才,面色不虞的看了他半响,才在身边一位嬷嬷的提醒下,有所不甘的微微下拜。

谢樟定定的看着辜皇后下拜的动作,直到她行完礼,才抬了抬手:“皇后不必多礼。”

辜皇后心中本就气恼,又见谢樟对着她一副没甚表情的样子,不由心中更是气闷。想到前两日游园时看到他对王贵妃满脸的笑,顿时气恼出声,“皇上今夜过来怕是心中十分委屈吧!”

谢樟拧了拧眉,看向辜皇后:“皇后此话何意?”

辜皇后嗤笑一声,道:“我知道皇上此时心中定是怨我呢,可是昨日皇上亲口在太后面前应承今夜来我这里的,皇上金口玉言,臣妾也怕皇上做了那背信弃义的人……”

辜皇后的话还未说完,就感觉到自己的胳膊被人轻轻拉了拉,轻轻转头一撇,就看到自己的乳娘正满是劝诫的对自己微微摇头。

谢樟立在坤德殿外,看着眼前傲慢不已的皇后,只觉得心中一阵一阵的火在烧,烧的他嗓子眼都在疼。

辜皇后见谢樟久久不言,也觉自己刚刚的言语有些过了,正欲说些什么请他入内,却见谢樟一转身朝御撵走去,冷声道:“皇后既然心中这么不满,那朕便留你一个清净!”说罢坐上御撵径直离去。

辜皇后楞楞的看着御撵渐行渐远,一脸的不可置信。入宫三年,这还是谢樟第一次对她甩手而去,一股巨大的委屈涌上心头,她狠狠的跺了跺脚,指着谢樟的背影喊道:“谢樟,你给我回来!”

乳娘连忙上前捂了她的嘴,不停的劝道:“娘娘,皇后娘娘请息怒……”

辜皇后恨恨的甩下乳娘的胳膊,气道:“他居然敢如此对我!来人,随我去福庆宫!我倒要让太后……”

乳娘一下子匍匐在地,紧紧拉住她的裙角,连声祈劝:“皇后娘娘,此时时辰已晚,娘娘就是不为自身,也要想想太后的身子呀!”

辜皇后被乳娘拉着走动不得,气的连踢自己乳娘好几下,怒骂道:“你个老奴,连你也不如我的意!来人,将这个老妇拖出去击杖五十!”

夜晚的皇宫十分静寂,辜太后刚刚让人服侍着散了发,正欲往床榻边走去,就听到外面有人求见。她拧了拧眉,对身边伺候的人道:“阿水,你去看看发生了何事?”

阿水是辜太后自小的丫鬟,明显听出了太后声音中的不耐烦,连忙应了声,退了出去。

辜太后缓缓在床侧落座,抬手揉了揉眉心,这几日因为北边官员的任命,王正道这老臣处处与她作对,心中本来就多感烦躁,谁知回到了宫里也不能歇歇!

水嬷嬷很快进来,见太后靠着床头微微闭目休息,脸上俱是疲惫,脚下略微迟疑了一下,才轻声道:“娘娘,是坤德殿的冯姑姑求见。”

辜太后睁开眼睛带着几分疑惑道:“出了何事?”

水嬷嬷张了张嘴,半响后才无奈道:“皇后娘娘与皇上起了纷争,皇上当场离去,皇后一怒之下责打阿乔,坤德殿的人怕阿乔出事,这才前来求……”

“啪”的一声,辜太后手中端着的茶碗被狠狠的掼出,水花瓷片四溅,屋里伺候的宫人齐刷刷的跪下请罪,听的辜太后头晕心更闷了。

当年让谢樟娶阿云时,谢樟就明确对她说过自己不喜阿云的性子,可是眼看着皇上年岁一年年大起来,便是她再想握着朝政不放手,又能握多久?这十几年,辜家借着她的势做了多少错事,她若一旦放权,只怕等待辜家的便是灭顶之灾,她怎么可能眼睁睁看着这样的事情发生,唯一的办法便是为辜家再联一门姻亲。

自从和妃病逝以后,谢樟便是由她带大的,这孩子一向对她有些畏惧,因此不管她做出什么决定,他都不会反对,可是第一次明确反对便是和辜家的这桩婚事。

她到现在都记得那个少年站在她面前倔强的样子,自从和妃病逝以后,他便很少露出这样的性格来,可是为了不娶阿云,他还是站在她面前与她对峙。

辜太后缓缓吐出一口气,她知道谢樟对她有怨气,也偶有抱怨言语,但正因如此,她才放心。她不怕抱怨,不过几句不伤根本的言语罢了,若是谢樟真个无动于衷,甚至故作浪荡,那才可怕。前朝的忽太子不就这般故意让高太后放松警惕,最后□□弑母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