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御史偷窥

侯门纪事 淼仔 11714 字 9个月前

蒋德说了句什么就走了。

沈谓重新吹牛,帐篷里重新谈论。袁训淡淡道:“有鬼没鬼的,我们从太子府上来,他们敢不重视?如果这鬼真是和钱国公府倒有关,那迟早能揪出来。如果这鬼只是扣军需吃空饷,不是太过分,殿下想来也不会计较,再说这事儿年年有,谁耐烦去查这个。”

梁山王倒卖军粮的事,袁训在十月里就拿到确凿证据,他不是来查这个的,他放到一旁。

“对了小袁,”尚栋道:“项城郡王和定边郡王关系挺好,经常书信往来。”袁训来了精神:“你看过内容没有?”

尚栋道:“有一天我差点儿就看了,那甩不脱见天儿跟着我的副将又进来了,我没看到全信,却看到落款。”他笑得有些得色,觉得这件事他办得不错:“这信我原本以为是普通公文,看到落款是项城郡王的小印,我们在京里全认过他们的小印,我不会认错。这件事奇怪,他们两个看上去不好啊,怎么会有私信往来?”

袁训努努嘴儿往外:“你们扎营在哪里?”

“在东北角儿,定边郡王大帐在最左侧,二更以后我当值巡营。”

这时外面又传来一阵人喧马嘶,袁训侧耳听听:“项城郡王也到了!”他一拍尚栋:“他们两个要是有鬼,在这里的几天,一定找机会见面。”

“就今天晚上,明天下午我们就离开你们。”尚栋又得意一下:“这是我偷听来的,郡王对他的心腹副将说的,他说和梁山王呆一起过年,他不舒服。他只呆一晚上就走。”

“好,那晚上你想法子把我放进营去,你有办法吗?”

尚栋大大咧咧:“有。说实话,郡王们一个一个鬼精的,看着一脸笑不好接近,当兵却是嘴里骂骂咧咧,好相处的好。你只管来吧,晚上巡营全是我的兄弟。”

“你还是小心为上。”袁训再问过别人无话,一个接一个从帐篷后溜走。袁训回到帐篷里,沈谓就回来,小声道:“蒋德分明是去找你的,还有关安,他也跟过你好几回了……”

“小袁呐,哈哈,你去哪儿了,让哥哥我好找,”帘子一打,关安捧着坛酒进来,哈哈大笑:“哥哥我到处找你喝酒。”

沈渭早闭上嘴,对着关安还是怎么看怎么不对劲。他正想着,关安又冲他一笑:“小沈,你也来!”

袁训拉上沈谓一起出去,两个人互相使个眼色,不再多说。

没过多久,蒋德也回来,也是说他去找袁训来喝酒,袁训沈渭都不说破,大家尽醉,各回帐篷睡觉。

……

梆打二更,袁训和沈渭解下盔甲,换上一般士兵的衣裳,偷溜到定边郡王营外。大家扎营在一处,中间只相隔一条跑马的道路,当兵的认老乡找熟人,又是大年夜发下来每个酒半斤,喝过不分建制的乱蹿。

袁训沈渭很容易的就过来,尚栋把他们带到定边郡王帐篷后面,道:“项城郡王才进去,你们去听,我给你们把风。”

他大模大样的在大帐外巡着,把佩戴的当值标记高高抬着。

帐篷里定边郡王和项城郡王互相怒目。

都没有高声,但定边郡王是在骂人:“你说你管事的中用,在大同呆了几十年!这几十年的笨蛋,放着那块田买不下来,这样蠢人你还有多少!”

定边郡王心想项城郡王,你也就够蠢的。

当年老辅国公夫人给“嫡长女”定亲事,对面这蠢货不知道怎么想的,就想到凌姨娘身上。白白扶持凌家这些年,小事都办得不利索,更别说一件大事没办成。

结果还是白白便宜陈留郡王。

后十几年里,有陈留郡王相帮,定边郡王和项城郡王拿辅国公无可奈何。

定边郡王竭力扶持宫姨娘和沙姨娘的两个儿子龙二和龙三,可国公夫人伫立不倒。这是项城郡王的人,却在老项城郡王去世后,就和项城一族决裂,龙八公子更是不理项城郡王,一直的讨好他姐丈去了。

定边郡王皱眉:“要么要他的权,要么要他的田,要么要他的人!如今是权也没有,辅国公这老东西奸滑奸滑的,主动提出解散府兵,交出兵权,由京里分派,全到梁山王手下。他的田,好容易找个空子可以瓜分,如今在哪里!”

卖到谁手里都不知道。

辅国公也不是吃素的。

他精心培养出一个万大同,土生土长本地人,说的一口好乡音,又到处熟悉,认得经济无数,弄几个不知名的小经济,就帮宝珠把地契一签,定边郡王和项城郡王都在战场上,无力分心去管这件事,手下人更找不出来。

古代最重的就是田地。

有田地就有收成,有收成就是年年的财富。

“好吧,他的人呢!他妻子是你家的人,他有两个姨娘是我家的人。我当年是上了他当,才把两个女人给他!”定边郡王火冒三丈。

项城郡王心想,你也会上当?你那时候也想拉拢辅国公,也伺机想他的府兵和田地,你才把女人给他的!

亏你还来骂我。

项城郡王惹不起定边郡王。他虽气得满面通红,还是得好好的解释。怒得眼同样瞪得圆的项城郡王道:“管事的信我才收到,说不知哪儿出来一个在家争风输了的女人,又出来一个一直拿不住的男人,”

“不知打哪儿?”定边郡王毫不留情面的斥责:“没有路条吗!”

项城郡王总不习惯他的态度,咬咬牙:“你知道的,大同府里几个官,三个全是太子的人!”

查不来的。

定边郡王气得走来走去的骂他:“你真笨,你一定找那官儿查吗!住店的掌柜不能问?找个管那街的衙役不能问!”

项城郡王在心里鄙夷他,你傻吗?大同府要是在我手心里,我早就不理会你!

北风吹动帐篷晃动,淡淡的人影呈现出来。

尚栋晚饭后就没有进来,他不知道定边郡王为第二天就走方便,已经让人把内帐拆下一部分。反正他的帐篷里火盆从来不缺,又让四面帐篷围住,没有很多风

少了内帐的地方,外面那影子就隐约可见。

定边郡王和项城郡王同时停下脚步,定边郡王抽出佩剑,项城郡王怕惊动外面的人,原地一动不动,心中转动,敢在这偷听的人,是梁山王的人吧?

帐篷外面忽然有了响动,“谁在那里,出来!”守帐篷的亲兵大喝出声。袁训和沈谓一惊,往后就退到最近的帐篷后面,见到四面出来十几个亲兵,往这边搜索过来。

尚栋在最前面,眼珠子里也急上来。这是郡王的亲兵,不听他的。他装模作样的带人往这边走,斜次里蹿出来一个人。那个人拔腿就跑,两个亲兵挡住他。让他一剑劈开,不发一言,低着头再往前冲。

“是关安!”沈谓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这个让沈谓觉得疑点重重的人,他怎么又跑到这里来了。

袁训也认出来,才凝眸,沈谓凑过来低声道:“他又跟上咱们了?”这家伙不知怎么弄的就缠上小袁,打仗都跟在他旁边。

袁训才摇头说不知道,听不远处有人大叫,是关安的嗓音:“抓我干什么!我是来找人喝酒的,喝酒的!”

“那你乱跑什么!”有人大骂。

关安还不服气:“你们来这么多人,我能不跑吗?我以为查军纪的!”沈谓才要笑,见尚栋出现,在一旁招手。两个人跟上,无声无息的回到陈留郡王处,见雪夜清冷,定边郡王军营里恢复平静。、

回想刚才要是没有关安,两个人让人抓住就难以解释,沈渭才松一口气,身后又有人道:“你们去哪了?”

沈谓和袁训又是一惊,回身一看,却是陈留郡王。陈留郡王独自一个人站在一辆车旁边,面上不掩狐疑,犀利眸光上上下下盯着他们。

陈留郡王的眼神普通人可以吓出病,沈渭在他目光下觉得像过刀子雨。但知道郡王很疼爱小袁,这事情就由小袁去解释吧。沈谓很没义气地一抱肚子,用了个最普通的损招数:“哎哟,我肚子痛,郡王,我告退。”

袁训愕然,这小子真没义气。

陈留郡王失笑,对着沈谓一溜小跑的背影,再对袁训笑骂:“这就是京中有中的太子党?”他摇摇头,把我表内兄的人全丢得光光。

袁训白眼他,挺挺胸膛:“不是还有我在!”

“你?你又干了什么,定边郡王那边刚才闹什么?你们钻老鼠洞让他揪住尾巴了?”陈留郡王又要取笑。

北风又是一阵,呼地过来。袁训缩脑袋,说真冷,这才意识到自己身上是普通士兵的棉衣。袁训嘻嘻:“姐丈,等我回去换一身再去见你说话。”

“那你快点儿来,来晚了弟妹家信我可就自己拆看拆看。”陈留郡王漫不经心。他才转身子,袁训跳上来扑住他,欢快地道:“信先给我!”手不老实的在陈留郡王怀里摸进去。

陈留郡王只一甩,就把袁训甩开,道:“不给,我给了你信,你就不来见我解释,我听不到故事,你也别想看信。”

“好吧好吧,姐丈你真难缠。”袁训嘀咕着,丢下他匆匆回去换衣。

再回陈留郡王的大帐时,袁训换上一件没怎么穿的青色锦衣,头脸也胡乱擦了几把,光梳头净洗脸的模样,英俊小子再次出来。

陈留郡王也不是刚退下来满面冰雪,今天大年夜,他虽然不解盔甲,也把脸刮得干净,又是他英俊倜傥的王孙公子模样。

几案上,一把酒壶,四个菜。袁训看了看,见是牛肉羊肉,再就是一盘子烧白菜,一盘子笋片。

袁训馋虫上来:“姐丈,这菜真好!”抬手就要倒酒,让陈留郡王打开。陈留郡王把酒壶赶紧拿开:“先对我说完才能吃喝,你说完了我让人请岳父过来,他现在应该和他的儿子们乐完了,该和我们乐了。”

袁训闪电般伸出手,先揪住一块笋片吃了,啧啧嘴摇头:“油重了,不如我媳妇烧得好。”陈留郡王让他逗笑,怀里取出几封信扬一扬,笑道:“看清楚了,不是一封,是三封,这个年足够你乐的,你媳妇和你倒有那么多的话?你姐姐才给我一封信,倒有一半是说家事。再来一半的一半说你,余下一半说岳父,把我只字儿没提。”

“你不是在信封上写着。”袁训反驳回去,对着信搓着手,见到信上熟悉的娟秀笔迹就更要笑,当下匆匆把和沈谓去定边郡王那边的话说了,不应该说的,就是姐丈也不说。

说完他和沈谓,袁训就说关安:“姐丈去个人把他提回来吧,吃了亏他也是丢你的人。”

陈留郡王微微一笑,把信给他。袁训大乐拆信,陈留郡王看似随意,却严肃地道:“袁……御史!”

“啊?哦,”袁训头也不抬,心全在信上。

“我可警告你啊,你少在我营里查事情!”陈留郡王一脸的不高兴:“查我,以后没酒喝。”

“嘻嘻……”袁训对着信笑了两声,然后才想到姐丈说的话。听到“没酒”这两个字,袁训才把头抬起来:“该查你就查你,这和不给小舅子酒喝不相干!”

陈留郡王气结,隔着书案抬手给袁训脑袋上一巴掌:“有御史当小舅子,你当我愿意!你小时候我怎么就没看出来。那时候看出来你是当御史的料,我早把你打服气。”

“嘻嘻……”袁训对着信又笑,脑袋上挨一巴掌像打在别人身上。对姐丈的话也不理不睬。

陈留郡王伸长脖子斜眼睛,心痒上来:“写的什么,你这么乐?又不是才成亲,看你乐的都走了样。你媳妇生了?没到时间啊,又不是生妖怪,三几个月就下地,见风可长不长?”

“没生,就是……写家事呢。”袁训见陈留郡王身子快伸到自己这边来,把信一收。这又把陈留郡王刚才要打他的话想起来,没好气道:“我小时候你没看出来,是你没眼光。姐丈,不许干涉御史当差!”

“嗬,看把你能的!”陈留郡王又让他逗笑。见信自己看不到,小弟又在那里摆官架子。陈留郡王装腔作势叹气:“好吧好吧,御史了,芝麻豆大点官,也是官。我不问了,你也别看信,家信有什么可乐的,不就是女人碎嘴皮子。去,让我亲兵请岳父来说话,我们过年。”

袁训答应着出帐篷吩咐人,再就喜滋滋地把宝珠来信放到怀中,用手按了按,保证不会掉出来,这才放心。

没大会儿功夫,辅国公到来,他们三个人热热闹闹过起年来,他们免不了谈论家人,而在边城上的宝珠,正说故事哄着念姐儿睡觉,也很热闹。

……

早上天微明,龙怀文醒来,谢氏就犹豫着开口:“我说,今天在祠堂里,你和表弟妹可不要再闹了。”

“你这话什么意思?”龙怀文冷下脸。

谢氏道:“还要我说吗?祠堂里站的位置,今年还是那样不变吗?”谢氏想想就不安。往年她也不安,一直不安这几年。不安又怎么样,再不安也得忍着。

但今年不同,不是有袁家表弟妹在。谢氏嚅嗫道:“她见到难道不说话?”

龙怀文不理她,径直起来。他的手臂有一百天,他抽出自己的剑,用右手试了试,感觉还灵活。

谢氏见到剑,则吓得腿一软,冲口而出:“要是你们再闹,我抱着儿子回娘家去,你看行不行?”

“好吧。”龙怀文默然过后,大过年的,也不想再让妻子添烦恼,他答应下来。

宫姨娘的院子里,宫姨娘和沙姨娘见到面,先道声新年好,宫姨娘就眉飞色舞:“我昨天问夫人,袁家媳妇来不来,夫人说来,拜祖宗怎么能不来,等下又有好戏看了。”

“是啊,”沙姨娘想想也好笑。

龙怀城在他的院子里,也负手廊下想今天拜祠堂的事。大年初一的,没有人来向他和母亲拜年。这个没有人,是指家里的姨娘们兄弟们姐妹们。家下人还是来拜的,就是父亲用的几个老家人,铁头似的守住库房帐房,他们还是大体上不走样。

年年拜祠堂,对龙怀城来说都是恨。不过今年,也许不同。

“公子新年大吉,”他的小厮名刀过来拜年,为龙怀城送上大红箭袖狮子绣球团花锦袄。龙怀城也很想有壮志,壮志每个人都有过,就是现实上做起来太过骨感,让消磨掉的不少。

每年的正月初一,龙怀城就是在家,也不穿长袖子衣裳,也有他一份想继承祖父旧名的含意在内。

名刀再送上雪衣,龙怀城披好,往母亲房里来。

国公夫人已经收拾好,大红衣裳碧绿裙子,为新年,发上戴两件贵重首饰,把她多映出几分风采。

龙怀城心酸上来。

母亲前几天又收拾出一匣子首饰,是她仅有的。龙怀城说用不到这些,年底各项田庄子有进项送来。国公夫人道:“用不到,你也留着。我现在看出来你是想办好这件事,外甥媳妇那里未必不肯帮忙,实在不行,你姐姐看着你父亲,也不会不管。说起来,他们全是有情意的人,你现在也有情意,那就对了。收着吧,不到没办法,不要去找人。”

她把留下来的首饰也拿给儿子看,是她母亲旧日留给她的件簪子,四五个花钿,再加上步摇等物。

“这些,是我出嫁时,出嫁后,你外祖母陆续给我的,我留下,以后给你媳妇。”

国公夫人今天佩戴的清一色红宝石头面,就是出嫁时用的。

龙怀城给国公夫人叩头拜年,直挺挺跪着道:“儿子不孝,没孝敬母亲新首饰,今年只能这样了,幸好还有外祖母给的,还能遮羞。”

国公夫人笑道:“遮什么羞?这一家子人没见过我不成?我长什么样子,他们难道不知道?”但儿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国公夫人很是欣慰。

让儿子起来,龙怀城却还不肯。他面沉如水:“本该让媳妇一同进来叩头,是我让她外面先候着,我有句话要单独和母亲说。”

他这个时候,微微有了一丝笑:“每年去祠堂,就是我和媳妇最不快的时候。今年,表弟妹也来,一早我打发人出城,想着她必定早来,路上接接也是好的。表弟妹今天再有看不顺眼的地方,我已经嘱咐媳妇,让她和母亲早回,不必留在那里当好人,反正也无人领情。”

国公夫人赶着他叫道:“老八,我一夜没有睡,也在想这件事。上上个月说你姐姐来照看她,我本想着接接她,又怕她不来。后来打发人去给外甥媳妇送东西,又说你姐姐已经不在。我心里后悔,如果早找发人去见你姐姐,让她留下过年,陪着外甥媳妇一起来,今天我就不用担心。”

“母亲担心什么!还有我呢。”龙怀城眸中怒火一闪而过:“大哥是先生的,很多地方让他占先!祠堂里往年有凌三那坏蛋,把持着总让凌姨娘占先。今年不同,凌三去害表弟妹,不知是死了,还是让表弟妹送到姐姐府上,至今不见人影。我好奇,让人在各处监狱打听,都说没这个人。这也好,今年祠堂里必定还有一闹,我让名刀早安排好,保管让大哥不能再碰到弟妹一星半点!”

国公夫人怅然:“大过年的,不闹才好。”

龙怀城这就起身,扶起国公夫人,反倒欣然:“闹,我也不怕他!他以为他手好了,我让他再伤一回。”

“胡说。”国公夫人这样说着,别的劝阻话也没有多讲,和儿子出房,八奶奶田氏过来拜新年,又房中侍候的人都拜过,簇拥着国公夫人往祠堂去。

拜祠堂讲究早,但今年要等袁家弟妹从城外过来,龙怀城事先早知会过,今年不必太早。

八公子今年大当家,但别的人在这件事也都肯听从,都是等着祠堂里再看出子热闹,以为新年娱乐。

凌姨娘是看不成热闹的人,包括她自己在内,都知道她这一房是当事人。谢氏一早和龙怀文说的话,也是指这个担心。

所以别人不管早不早,凌姨娘头一个过来,儿子还没有出来,她带着女儿龙素娟,占据的是首位。

这本来是国公夫人的位置,就是国公夫人不在,也是嫡子的位置。

接下来宫姨娘等人尽皆到来,见到凌姨娘果然不改,大家一笑,各占位置闲话起来。

国公夫人最后到,在最后的位置上。

国公夫人和八奶奶早就习惯。国公夫人在她办错事以后,老国公夫人没去世,儿子没出世以前,再没有进过祠堂。

等她为儿子再进祠堂时,就是这样。

凌姨娘当年抱着长子占据首位,这是老国公夫人在的时候,已经这样。以后一年一年沿袭下来,八奶奶进府时就是这样,八奶奶也无能为力。

但今天与众不同,今天会多出来一个人。那当众指责国公府上“母不母,子不子,姨娘不姨娘”的袁家亲戚会在。

今天会怎么闹?

大家全等着看笑话呢。

龙怀文到的时候,天色已亮。他还是傲气满面,和以前一样,走到首位。龙大公子从没有打算让过任何人,不管受什么风吹浪打,不过当时湿湿衣裳,过后依然。

龙怀城不理他,只往厅外面看。

厅外面气氛开始紧张。两队人,左边的是龙八公子的,右边的是龙大公子的,宝珠还没有到,这兄弟间阵势就已经拉开。

龙怀城心中有数,大哥这是防备弟妹再骂他的。

龙怀文也心中有数,八弟这是防备他对袁家弟妹动手的。

两个人看似面无表情,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全摆在面上。

凌姨娘见到得意,怎么样?她故意摇一下自己的大红衣袖,心想等下袁家小贱人到来,给她好好看看,我就偏穿这个,你管不着!

大家都很有耐心的等着,宝珠也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拜祠堂这事,宝珠是四更起往城里赶,赶过来城门大开,正好进来。路上遇到龙怀城接她的人,宝珠打发他回去报信,说已经进城,再带着人马跟在后面。

没错,她带着人马,守城门的人已经让她吓住。如果不是国公府的人在,只怕当袭城的。

一千人!

一千精兵在马上,簇拥着宝珠轿子,侍候人的大车昂然进城。

龙怀城才听到回话的人说就要到,没有过一刻钟,就见两队精兵佩刀而入,目不斜视边走边站,把从大门到厅下全都守住。

院子里站的本就有两队人,两位公子的手下全在应变。

“呛!”龙怀城的人齐齐转身向外,拔出钢刀。

“呛!”龙怀文的人齐齐转身向外,拔出长剑。

刀光剑闪中,来的人也一步站定,整齐的一声出鞘声后,他们也面目肃然亮出刀剑。

这来的人比他们准备还要充分。

最先上来一队盾牌手,跟大战前似的,排在最前。

盾牌上方,是一百人的弓箭手。院子太小站不开,分成两排。明光一闪,弓箭全都上弦。

弓箭手后面,是数百长枪手,枪尖如雪峰般闪利。

凌姨娘愤怒大叫:“这是来抄家吗!”

一个人慢慢悠悠走过来,他头发雪白胡子雪白,腰微弯,正是顺伯。顺伯站在厅下,对上面行个礼:“我家奶奶来拜祠堂,为她和小姑娘安全计,不敢不防。”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瞪住外面这数百人,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