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御史偷窥

侯门纪事 淼仔 11714 字 9个月前

“嘻嘻……”袁训对着信笑了两声,然后才想到姐丈说的话。听到“没酒”这两个字,袁训才把头抬起来:“该查你就查你,这和不给小舅子酒喝不相干!”

陈留郡王气结,隔着书案抬手给袁训脑袋上一巴掌:“有御史当小舅子,你当我愿意!你小时候我怎么就没看出来。那时候看出来你是当御史的料,我早把你打服气。”

“嘻嘻……”袁训对着信又笑,脑袋上挨一巴掌像打在别人身上。对姐丈的话也不理不睬。

陈留郡王伸长脖子斜眼睛,心痒上来:“写的什么,你这么乐?又不是才成亲,看你乐的都走了样。你媳妇生了?没到时间啊,又不是生妖怪,三几个月就下地,见风可长不长?”

“没生,就是……写家事呢。”袁训见陈留郡王身子快伸到自己这边来,把信一收。这又把陈留郡王刚才要打他的话想起来,没好气道:“我小时候你没看出来,是你没眼光。姐丈,不许干涉御史当差!”

“嗬,看把你能的!”陈留郡王又让他逗笑。见信自己看不到,小弟又在那里摆官架子。陈留郡王装腔作势叹气:“好吧好吧,御史了,芝麻豆大点官,也是官。我不问了,你也别看信,家信有什么可乐的,不就是女人碎嘴皮子。去,让我亲兵请岳父来说话,我们过年。”

袁训答应着出帐篷吩咐人,再就喜滋滋地把宝珠来信放到怀中,用手按了按,保证不会掉出来,这才放心。

没大会儿功夫,辅国公到来,他们三个人热热闹闹过起年来,他们免不了谈论家人,而在边城上的宝珠,正说故事哄着念姐儿睡觉,也很热闹。

……

早上天微明,龙怀文醒来,谢氏就犹豫着开口:“我说,今天在祠堂里,你和表弟妹可不要再闹了。”

“你这话什么意思?”龙怀文冷下脸。

谢氏道:“还要我说吗?祠堂里站的位置,今年还是那样不变吗?”谢氏想想就不安。往年她也不安,一直不安这几年。不安又怎么样,再不安也得忍着。

但今年不同,不是有袁家表弟妹在。谢氏嚅嗫道:“她见到难道不说话?”

龙怀文不理她,径直起来。他的手臂有一百天,他抽出自己的剑,用右手试了试,感觉还灵活。

谢氏见到剑,则吓得腿一软,冲口而出:“要是你们再闹,我抱着儿子回娘家去,你看行不行?”

“好吧。”龙怀文默然过后,大过年的,也不想再让妻子添烦恼,他答应下来。

宫姨娘的院子里,宫姨娘和沙姨娘见到面,先道声新年好,宫姨娘就眉飞色舞:“我昨天问夫人,袁家媳妇来不来,夫人说来,拜祖宗怎么能不来,等下又有好戏看了。”

“是啊,”沙姨娘想想也好笑。

龙怀城在他的院子里,也负手廊下想今天拜祠堂的事。大年初一的,没有人来向他和母亲拜年。这个没有人,是指家里的姨娘们兄弟们姐妹们。家下人还是来拜的,就是父亲用的几个老家人,铁头似的守住库房帐房,他们还是大体上不走样。

年年拜祠堂,对龙怀城来说都是恨。不过今年,也许不同。

“公子新年大吉,”他的小厮名刀过来拜年,为龙怀城送上大红箭袖狮子绣球团花锦袄。龙怀城也很想有壮志,壮志每个人都有过,就是现实上做起来太过骨感,让消磨掉的不少。

每年的正月初一,龙怀城就是在家,也不穿长袖子衣裳,也有他一份想继承祖父旧名的含意在内。

名刀再送上雪衣,龙怀城披好,往母亲房里来。

国公夫人已经收拾好,大红衣裳碧绿裙子,为新年,发上戴两件贵重首饰,把她多映出几分风采。

龙怀城心酸上来。

母亲前几天又收拾出一匣子首饰,是她仅有的。龙怀城说用不到这些,年底各项田庄子有进项送来。国公夫人道:“用不到,你也留着。我现在看出来你是想办好这件事,外甥媳妇那里未必不肯帮忙,实在不行,你姐姐看着你父亲,也不会不管。说起来,他们全是有情意的人,你现在也有情意,那就对了。收着吧,不到没办法,不要去找人。”

她把留下来的首饰也拿给儿子看,是她母亲旧日留给她的件簪子,四五个花钿,再加上步摇等物。

“这些,是我出嫁时,出嫁后,你外祖母陆续给我的,我留下,以后给你媳妇。”

国公夫人今天佩戴的清一色红宝石头面,就是出嫁时用的。

龙怀城给国公夫人叩头拜年,直挺挺跪着道:“儿子不孝,没孝敬母亲新首饰,今年只能这样了,幸好还有外祖母给的,还能遮羞。”

国公夫人笑道:“遮什么羞?这一家子人没见过我不成?我长什么样子,他们难道不知道?”但儿子能说出这样的话,国公夫人很是欣慰。

让儿子起来,龙怀城却还不肯。他面沉如水:“本该让媳妇一同进来叩头,是我让她外面先候着,我有句话要单独和母亲说。”

他这个时候,微微有了一丝笑:“每年去祠堂,就是我和媳妇最不快的时候。今年,表弟妹也来,一早我打发人出城,想着她必定早来,路上接接也是好的。表弟妹今天再有看不顺眼的地方,我已经嘱咐媳妇,让她和母亲早回,不必留在那里当好人,反正也无人领情。”

国公夫人赶着他叫道:“老八,我一夜没有睡,也在想这件事。上上个月说你姐姐来照看她,我本想着接接她,又怕她不来。后来打发人去给外甥媳妇送东西,又说你姐姐已经不在。我心里后悔,如果早找发人去见你姐姐,让她留下过年,陪着外甥媳妇一起来,今天我就不用担心。”

“母亲担心什么!还有我呢。”龙怀城眸中怒火一闪而过:“大哥是先生的,很多地方让他占先!祠堂里往年有凌三那坏蛋,把持着总让凌姨娘占先。今年不同,凌三去害表弟妹,不知是死了,还是让表弟妹送到姐姐府上,至今不见人影。我好奇,让人在各处监狱打听,都说没这个人。这也好,今年祠堂里必定还有一闹,我让名刀早安排好,保管让大哥不能再碰到弟妹一星半点!”

国公夫人怅然:“大过年的,不闹才好。”

龙怀城这就起身,扶起国公夫人,反倒欣然:“闹,我也不怕他!他以为他手好了,我让他再伤一回。”

“胡说。”国公夫人这样说着,别的劝阻话也没有多讲,和儿子出房,八奶奶田氏过来拜新年,又房中侍候的人都拜过,簇拥着国公夫人往祠堂去。

拜祠堂讲究早,但今年要等袁家弟妹从城外过来,龙怀城事先早知会过,今年不必太早。

八公子今年大当家,但别的人在这件事也都肯听从,都是等着祠堂里再看出子热闹,以为新年娱乐。

凌姨娘是看不成热闹的人,包括她自己在内,都知道她这一房是当事人。谢氏一早和龙怀文说的话,也是指这个担心。

所以别人不管早不早,凌姨娘头一个过来,儿子还没有出来,她带着女儿龙素娟,占据的是首位。

这本来是国公夫人的位置,就是国公夫人不在,也是嫡子的位置。

接下来宫姨娘等人尽皆到来,见到凌姨娘果然不改,大家一笑,各占位置闲话起来。

国公夫人最后到,在最后的位置上。

国公夫人和八奶奶早就习惯。国公夫人在她办错事以后,老国公夫人没去世,儿子没出世以前,再没有进过祠堂。

等她为儿子再进祠堂时,就是这样。

凌姨娘当年抱着长子占据首位,这是老国公夫人在的时候,已经这样。以后一年一年沿袭下来,八奶奶进府时就是这样,八奶奶也无能为力。

但今天与众不同,今天会多出来一个人。那当众指责国公府上“母不母,子不子,姨娘不姨娘”的袁家亲戚会在。

今天会怎么闹?

大家全等着看笑话呢。

龙怀文到的时候,天色已亮。他还是傲气满面,和以前一样,走到首位。龙大公子从没有打算让过任何人,不管受什么风吹浪打,不过当时湿湿衣裳,过后依然。

龙怀城不理他,只往厅外面看。

厅外面气氛开始紧张。两队人,左边的是龙八公子的,右边的是龙大公子的,宝珠还没有到,这兄弟间阵势就已经拉开。

龙怀城心中有数,大哥这是防备弟妹再骂他的。

龙怀文也心中有数,八弟这是防备他对袁家弟妹动手的。

两个人看似面无表情,不甘示弱针锋相对全摆在面上。

凌姨娘见到得意,怎么样?她故意摇一下自己的大红衣袖,心想等下袁家小贱人到来,给她好好看看,我就偏穿这个,你管不着!

大家都很有耐心的等着,宝珠也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拜祠堂这事,宝珠是四更起往城里赶,赶过来城门大开,正好进来。路上遇到龙怀城接她的人,宝珠打发他回去报信,说已经进城,再带着人马跟在后面。

没错,她带着人马,守城门的人已经让她吓住。如果不是国公府的人在,只怕当袭城的。

一千人!

一千精兵在马上,簇拥着宝珠轿子,侍候人的大车昂然进城。

龙怀城才听到回话的人说就要到,没有过一刻钟,就见两队精兵佩刀而入,目不斜视边走边站,把从大门到厅下全都守住。

院子里站的本就有两队人,两位公子的手下全在应变。

“呛!”龙怀城的人齐齐转身向外,拔出钢刀。

“呛!”龙怀文的人齐齐转身向外,拔出长剑。

刀光剑闪中,来的人也一步站定,整齐的一声出鞘声后,他们也面目肃然亮出刀剑。

这来的人比他们准备还要充分。

最先上来一队盾牌手,跟大战前似的,排在最前。

盾牌上方,是一百人的弓箭手。院子太小站不开,分成两排。明光一闪,弓箭全都上弦。

弓箭手后面,是数百长枪手,枪尖如雪峰般闪利。

凌姨娘愤怒大叫:“这是来抄家吗!”

一个人慢慢悠悠走过来,他头发雪白胡子雪白,腰微弯,正是顺伯。顺伯站在厅下,对上面行个礼:“我家奶奶来拜祠堂,为她和小姑娘安全计,不敢不防。”

大家这才明白过来,瞪住外面这数百人,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念姐儿的话让两个大人哈哈大笑,而志哥儿忠哥儿扮着鬼脸,吃得就更痛快。

……。

“孩子们多真是件开心事情,那一晚,我和姐姐尝遍店里所有的东西,有些我不能吃多,但舔了一舔,”

宝珠执笔,窗外雪花飘飘,她坐在炕上给袁训写信:“知道吗?姐姐把念姐儿给我留下来,姐姐真是太好了。”

炕烧得暖和,念姐儿扎着双丫髻,手里玩着面人儿坐在炕里,穿件珍珠色的小锦袄,更显得粉妆玉琢。没一会儿,她就颦着小眉头过来,软软的问:“舅母舅母,告诉舅舅念姐儿在这里吗?”

宝珠见到她的小面庞,就打心里洋溢出幸福。对这样的小小人儿说话,就是语气本来低,也得再放低三分吧。

“写上了呢,”宝珠柔声道。

“那我就放心了,”念姐儿继续去玩的。她故作大人似的语气,把照顾她的奶妈和炕旁侍候笔墨的红花惹笑,两个人相对笑笑,再一个去看着小姑娘,一个继续当差。

“盼着我们的孩子,同念姐儿一样可爱,不过想来,他应该像志哥儿忠哥儿淘气才是,”宝珠继续写着,然后加上不负责任的一笔:“淘气一定随你,”

呵呵,宝珠无声的笑了起来。

“舅母舅母,”念姐儿又过来了,还是小眉头颦起,小小精致的面庞上全是希冀:“写上念姐儿很乖了吗?”

奶妈笑道:“小姑娘,您玩自己的吧,别打扰舅母写信。”

念姐儿理直气壮:“我要是不说,舅母只写自己,把念姐儿忘记怎么办?”这来自孩子的“打趣”,纯出她的无心。

但当舅母的还是微红面庞,认真检讨:“是,这就把念姐儿大大的写上去,”要是没有念姐儿在旁边,当舅母的想还真的一直只写自己去了。

念姐儿满意了,展开眉头,笑眯眯道:“写上念姐儿有面娃娃,”

“好,”当舅母的添上一笔。

“再写上这是舅母买的,”

“好,”当舅母的添上一笔。后面再加上:“姐姐已经离去,府中有事催她早回,现在就我和念姐儿住着,一处过年。”

念姐儿扬起小面庞:“嗯?我竟然没了话,这可怎么好?”她的奶妈又要笑:“小姑娘,咱们玩自己的可好不好?”

“可是我不说,舅母会知道写什么吗?”念姐儿忧愁。她小小的脸上分明是忧愁,宝珠、奶妈和红花大笑起来。

这么点儿大,居然也会表达忧愁?

宝珠眸光含笑在外甥女儿脸上,不能自己地想像出一个和念姐儿差不多大,面庞像自己或是像表凶的孩子。

他或她,也这样坐在那里,缠着自己问:“信上有没有提到我?”

宝珠抿唇轻笑,见念姐儿还盯着自己,宝珠歪歪面庞,用一种抱怨的语气道:“真是的,念姐儿不说,我可真的不知道写什么给舅舅了?”

念姐儿欢天喜地,转过去对奶妈抱怨:“看看我不说,可就不成。”抱怨完,念姐儿欢欢喜喜,继续和宝珠打岔:“舅母写上念姐儿会看戏,”

“还会赶大集,”

“还会……。”

宝珠听没有声音,抬头一看,忍俊不禁。念姐儿抱着个果子,歪在迎枕上,就这样睡着了。这就是孩子,他们无忧无虑,不用考虑大人们的烦恼思念,他们甚至还可以玩着玩着就入睡。

宝珠着迷的看着,再一次把念姐儿想成自己就要出生的孩子。见奶妈轻手轻脚上来要抱走,宝珠忙阻止:“小心弄醒她,就让她这里睡吧。”

她亲手把小被子给念姐儿盖好,然后继续回去写信。没有念姐儿在旁边说话,宝珠心无旁骛的进入到对袁训的思念中。

每一回给袁训写信,宝珠都沉浸进去不能自拔。有时候她也恨,还是恨他无情无意,就是宝珠到了这里守着,也还是隔上几天就恨表凶的。

但恨过,就浓重的想他。今天让念姐儿一直的搅和,伶俐可爱,聪明过人,勾得宝珠只想到孩子的好,竟然把每写信必恨给忘记。

而且有念姐儿在,宝珠怕她一会儿醒来又来“打岔”,忙匆匆把信写完,放到一旁待干。过一会儿亲手收好,交给顺伯送到驿站里,往那冰天雪地中去送。

她也没有就闲下来,又拿起绣花绷子扎起花儿,给念姐儿做件过年的衣裳。温暖的炕,不时可以听到炕下轻微的炭火噼驳声,再静静的听,还有窗外雪花飘落地上的声音,还能听到念姐儿熟睡的细细呼吸声。

这一切真是奇妙极了,带给宝珠的感觉也新鲜极了。

她嘴角浮起微笑,有个孩子,真的是件相当不错的事情。

……。

袁训没有收到宝珠的信,在宝珠有孕后的几封信,他都没有收到。每天他在哪儿扎营,他自己都不知道。

新年的前一天,袁训走出帐篷。如果宝珠此时在这里,一定认不出来他。表凶盔甲上不是泥就是暗红点子,还粘着可疑的像血肉的东西。

细细碎碎的大块像尘灰,全挂在上面。不仔细看,是一个泥人。仔细看,打心里恶心。他是跟着陈留郡王才打过两仗下来,这就新年,又离梁山王最近,回到梁山王身边。

雪地冻得难砸,几个士兵装帐篷,“嗨哟嗨哟”地砸木桩子,冰雪四溅,喷到手上脸上就是一个大红印。

营门外退下来不知道谁的兵,斜刀歪剑,盔甲不整。可能是吃了亏,嘴里操蛋妈拉巴子的骂个不停,叫唤着找军医熬热水,担架一个一个往里抬。

袁训停住脚,在这嘈杂声中反而深吸口气,满身疲倦消失无踪。这就是母亲和舅父口中的军营生活,母亲是听外祖父说的,由她说出来的全是斯文话。而舅父说的呢,又怕吓到外甥,打了一半折扣。

袁训是亲身到这里才领略滋味,但他更不后悔来这里。

当年的外祖父,就是过这样日子,就是这样拿下第一名将的称号。袁训身上也有外祖父的骨血,他童年向往,少年神往,见到表兄们一概不服,对着姐丈这名将都还怀疑,如今他自己来了,眉头飞扬要说一句:“痛快!”

真是太痛快了!

血里来肉里去,见面就是一刀,比背后捅刀子的爽得多。

他只顾想着走,冷不防的水珠溅上盔甲,把他吓一跳。看时,却是一个兵小解。袁训骂道:“滚!这是走路的地方。”但不以为意继续走路,半分收拾盔甲的心也没有。

这地方洗盔甲,上哪儿指望干去。

要是宝珠见到这一幕,可以骇然晕倒。

袁训也正在想她,一面纳闷呆子小宝不会不给自己写信,一面纳闷这信送哪儿去了。也能理解,姐丈打仗一向奇兵百出,你以为他在这里,他早跑到那边。你到那边找他,他又不知道去了哪里。

连夜拔营数百里偷袭是常事,战利品呢,当然也就不少。

袁训就不为舅父担心,姐丈这一回不会少分给他。

本来他就有帮辅国公的底气,不过是看不上龙家兄弟的不一心才教训他们。

袁训想到宝珠时,是不会想到宝珠在边城和他做下一模一样的事情,他也想不到他家的小呆子会这么出息才对。

他只想到不用担心舅父明年军粮,但后年呢?他出帐篷往外面来,也是为舅父的事情。这中间有公也为私。

想完舅父的这后面,这就想到宝珠。

袁训怀里揣着一对祖母绿的耳环。是拿下一座大帐,花花绿绿的全是女人东西。陈留郡王叫他过去,由着他挑选一件当私房。袁训先拿了这耳环,让陈留郡王一通取笑,不肯丢手,跟后面又赖到手一把刀,算是满意。

前面是一座普通的帐篷,帐篷外面沈渭和几个当兵的吹牛皮。见到袁训来,沈谓亚似没见到。袁训则没到他面前,拐个弯到帐篷后面。仔细地看,有条缝边,一挤人就能进去。

里面几个人见到他来,目光炯炯一起过来。

这几个人是跟定边郡王的尚栋,跟靖和郡王的葛通,跟东安郡王的连渊。三个人见到袁训,都面有喜色,用力的抱上一抱。再退后一步打量对方,全是无声而笑。

每个人出京的时候都有一套上好盔甲,现在全是灰蒙蒙血暗红,快看不出本来面目。

外面又一队马声过去,有人破口大骂:“凭什么不给我们草料!”

“他说要等王爷手令!”

“揍他去!他跟着梁山王一仗没打,还敢扣我们东西!”

呼呼啦啦这帮子人走了,帐篷外又传来沈谓大声的吹牛声时,袁训才放低嗓音问道:“都有什么动静?”

连渊也是低声:“东安郡王那里无事,他当年和钱国公接触很少。”

葛通却道:“我瞅着靖和郡王可疑,都谣传钱国公自尽后,他的公子是靖和郡王收留过的。”

袁训皱眉:“殿下现在是要找这个人,有人去年还见过钱国公的小儿子在军中出现过。”

“这几十年过去,他又到军中为什么?”连渊沉思。

尚栋最后才道:“我想,我见到过他。”

六道目光全打在尚栋面上,袁训是谨慎的,连渊是警惕的,葛通是高度关注。尚栋小声道:“上个月正打得激烈,定边郡王晚上见了一个人,我只看到侧脸,觉得跟钱国公画像有点像。”

“就是钱国公的儿子还在,他见定边郡王也是算帐的,还和他谈什么!”连渊说过,看看袁训,似乎想看他是不是赞成。

袁训抿紧嘴唇,他也不能确定。再问尚栋:“你看清楚了吗?”

“说实话,没看清。不过疑心上来。”尚栋有点羞愧:“定边郡王嘴上说千里驹,其实防着我。”葛通道:“他们心里有鬼!别说他们,就是梁山王知道我们底细,他也防着我们,我在靖和郡王那里,也是一样的受防备。”

几个人七嘴八舌地正说着,外面沈谓吹牛声停下。大家也就闭嘴,听沈渭大声叫道:“蒋德,你往这里来找什么?这里又没有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