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不可册立

后宫熹妃传 解语 2258 字 11个月前

面对他的话,弘历又好气又好笑,“简直是一派胡言,你怎知皇贵妃没有劝阻过朕。”

庆复道:“李大人的话或许有些偏颇,但其本意是为皇上好,皇贵妃实在不宜册立为后。”

他们的反对令弘历极是反感,冷声道:“若朕执意要册封皇贵妃为后呢?”

李齐激动地道:“皇上若是这么做,便是与天下人对立,置祖宗留下的社稷安危于不顾,此乃……此乃……”他犹豫半晌,终还是说了出来,“涅、宏等无道之君王所为!”

“大胆!”弘历豁然起身,寒声道:“你竟然将朕与周幽王、汉灵帝二人相提并论,简直就是放肆!”

李齐口中的涅、宏分别是指周幽王、汉灵帝,前者为博美人一笑烽火戏诸候,并且废嫡立庶,造成周朝中落,引发其后几百年的战乱;后者在位二十二年,无一建树不说,且戮杀忠臣,造成党锢之祸,使东汉走向衰乱之局。

弘历尚在年幼之时,胤禛便与他提及过二人,并说后世君王,当以这二人为戒,如今李齐拿他们二人来谕指弘历,实在是极其严重的话语,难怪弘历会如此生气。

面对他的怒火,李齐道:“老臣知罪,但老臣亦是为了皇上好,希望皇上可以及时悬崖勒马,莫要一错再错。先帝驾崩之前,将江山交给皇上,就是希望皇上可以守护好这份祖宗基业,而皇贵妃……正是会败坏这份基业之人,若是依臣之意,不止不该封皇贵妃为后,更该将她打入冷宫之中!”

见他越说越过份,弘昼忍不住道:“李大人一直说皇贵妃如何如何不是,本王想问一句,除去那拉氏一族之事,皇贵妃又做过什么人神共愤的事?”

他这句话令李齐为之语塞,确实,一直以来,瑕月都不曾做出过什么错事,好一会儿方才道:“不说其他,只论出身,她已经不宜为后,更不要说膝下空虚虚,不曾为皇家开枝散叶!”说着,他朝弘历道:“老臣与庆大人他们皆是为了皇上好,还望皇上莫要忠言逆耳!”

也就在这段时间,京城的大街小巷,茶馆酒楼之中,多了一些传闻,说是皇上有意册封皇贵妃为后,连日子都拟好了,就在年后的二月初八。

老百姓对于宫闱秘事本来就好奇,再加上这件事传得似模似样,顿时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得街知巷闻,当然也传到那些个大臣的耳中。

宫中众臣多对瑕月有所不满,当年迫于无奈方才同意弘历封她为皇贵妃,但这已经是他们容忍的极限,封后……万万不行!

虽然只是民间传闻,但无风不起浪,后位虚悬,再加上他们当中曾有人向凌若提议,让弘历挑选一位名门贵女册选为后,却遭凌若反对,压下此事;几件事情串联起来,令他们越想越觉得弘历有心封瑕月为后。

这日,养心殿一如往常那样行早朝,待得官员奏禀了一番后,坐在轮椅中的允礼道:“皇上,臣接到边关急报,大小金川出现骚动,不奉四川总督与巡抚的约束,怕是早晚会为祸我大清。”

弘历冷声道:“大小金川不过是弹丸之地,却狂妄自大,一再欲要对我大清不利,真当是该死!”如此说着,他道:“立刻传令下去整饰守备,另,调张广泗为川陕总督,率四万人马自小金川进兵大金川征伐,务必要速战速决,让所有人都知道,没有人可以动摇我大清的统治。”

“臣遵旨。”在允礼退下后,弘历扫了众人一眼道:“若是无事启奏,就此退朝吧。”

在弘历话音落下后未多久,庆复走了出来,拱手道:“皇上,臣有事启奏。”此人乃是一等公佟国维的第六子,经历两朝,不久之前,弘历召他入阁议事,并兼管兵部。

“讲。”面对弘历的言语,庆复抬头道:“臣听闻皇上有意册立皇贵妃为中宫,不知是真是假?”

弘历眼皮微跳,这件事,他只与凌若一人提及过,庆复如何会知晓?难不成是从宫中传出去的?当日瑕月病危,他情急之下曾当众提过册封瑕月为后一事,事后宫中也一直有这样的传言。

弘历盯着庆复道:“若是真的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