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经济改革的主要构想和内容是:在所有制方面,彻底改革经济结构,实现国营财产的非国有化和私有化,改变以国家全民所有制为主导的经济体制;在经济管理上,打破国家的垄断,大力鼓励和发展市场经营活动。
归结起来,拉脱维亚经济改革主要是彻底改变苏联那套僵化的经济旧模式,最终建立起西欧式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
为此,独立以来,该国已颁布了关于改革财产权、实现私有化、放开价格等许多有关的法律和法令,并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实现经济模式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实际措施。
例如,独立以来它已基本放开了物价,价格由市场进行调节。
1991年,拉脱维亚恢复独立后,即开始按西方模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市场经济。拉脱维亚自从独立以后经济形势严峻。
特别是1992年经济十分困难,人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1992年8月该国职工平均工资2000拉脱维亚卢布(约合2300俄罗斯卢布)。1998年被正式接纳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重创拉经济,拉gdp连续两年下降达20%。
2009年接受imf、欧盟委员会和瑞典等国75亿欧元贷款援助。2010年拉经济缓慢复苏,2011年gdp增长5%。2014年1月1日拉成为欧元区第18个成员国。
1996年,拉脱维亚农业、畜牧业和森林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7%。全国近1/3的人口住在农村、有17%的人从事农业生产。种植业以生产谷物、亚麻、甜菜、饲料和马铃薯为主。
畜牧业主要是奶、肉两用的养畜业、饲养牛和猪。养蜂业发达。截至1995年初共建立了64264个家庭农业经济单位,319个农业企业中已有79个完成了私有化。
年人均生产387公斤奶,404公斤马铃薯,348公斤谷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