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是希望百花齐放吗?那么,为什么不让热潮诗占有自己的一席?
再说,热潮诗的命运。
有热必有冷,有潮涨必有潮退,这是自然界的规律。每一股热潮诗热到了姐姐,必然会消退,这是热潮诗的命运。
“先锋”论者预言:“汪国真的被遗忘,就像琼瑶,那不过三二年光景”,我很同意他在时间方面的估计。三二年,这对汪国真及其他热潮诗人来说,已不必感到遗憾了,因为他们的诗已发了热,发了光。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这已成为历史。在这日新月异的当代,能领风骚三二年已经是了不起的才人。洛湃在回答一位朋友时说:“正因为鲜花会凋谢,所以,它比金子做的花美丽”这句话很值得我们吟味。
汪国真们的“被遗忘”,是诗坛的大幸。
旧的热潮退去,新的热潮涌来,诗坛才充满生机。
如果一股诗潮老是赖着不,它也就不是潮,而是一潭死水。这一来,读者定会厌烦,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就面临厄运。
但是汪国真们倒未必真正会“被遗忘”,因为热潮诗--这种空前的诗歌现象,将会载入诗史,谁也不能否定它的存在及影响。
写至此,我拟将《在“传统”和“先锋”对峙的峡谷中》一文的结尾改动几个字用作本文的结尾:热潮诗人在“传统“和先锋“对峙的峡谷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抓信时机,长成了自己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