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5月1日起格陵兰正式实行内部自治,但外交、防务和司法仍由丹麦掌管。1973年,格陵兰随丹麦一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然而作为一个其经济和生存都完全依赖海洋资源的北美岛屿,受欧洲的管理是完全不必要的。
1985年2目1日,格陵兰通过全民投票表决,终于成功地将自己从欧共体中解脱出来。
自1979年5目1日起,格陵兰建立起内部自治政府,与法罗群岛在1948年获得的地位一样,它成为在丹麦王国名义下一个有着特殊地位的国家。
内部自治政府的一个基本条件是由格陵兰政府自行管理格陵兰事务,而只有与丹麦王国有关的案件才由丹麦司法机构裁定。
作为丹麦王国的一部分,丹麦派驻格陵兰的代表其权限随着丹麦向格陵兰自治政府移交权力而大大减少。
尽管如此他仍是丹麦在格陵兰的首席代表,依法管理格陵兰的内部事务,负责丹麦在格陵兰举行的选举。在外交事务上,格陵兰不能与其它国家签订有关外交关系的协议。
而另一方面,作为一称补偿,丹麦宪法又承诺,所有与格陵兰有关的声明都将照会格陵兰自治政府。
格陵兰岛于2009年6月21日正式自治。[1]2008年11月,格陵兰就自治举行全民公决,获得四分之三民众的支持。格陵兰自治后,政府将接过原本由丹麦王国拥有的天然气资源管理权、司法和警察权。
格陵兰将拥有部分外交事务权,但丹麦王国在格陵兰的防务和外交事务上拥有最终决定权。格陵兰语将成为其官方语言。
尽管格陵兰岛的天然资源丰富,但包括石油、天然气、黄金和钻石在内的资源都埋藏在北极圈厚厚的冰层下面,开采不易。
但美国专家认为,当全球气候变暖令巨大的冰层开始融化的时候,开采格陵兰的天然资源将变得更加容易。
格陵兰岛位于北美洲的东北部,在北冰洋和大西洋之间,全岛面积为6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全长5万多千米,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比西欧加上中欧的面积总和还要大一些,因此也有人称之为格陵兰次大陆。
格陵兰岛既是地球上最大的岛屿,也是大部分面积(约7%)被冰雪覆盖的岛屿。格陵兰岛的大陆冰川(或称冰盖)的面积达3万平方千米,其冰层平均厚度达到2300米,与南极大陆冰盖的平均厚度差不多。
格陵兰岛所含有的冰雪总量为300万立方千米,占全球淡水总量的4%。如果格陵兰岛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将上升5米。而如果南极的冰雪全部消融,全球海平面就会上升6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