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6年,他组织一支探险队探察格陵兰,导致两大殖民地的发展∶东殖民地,在今尤利安娜霍布附近;西殖民地,在今戈特霍布附近。这些殖民地在极盛时有农场280个,人口可能多达3000人。
11世纪时,埃里克松自新近接受基督教信仰的挪威回来,而将基督教传入格陵兰。
1126年,格陵兰设置岛上第一个主教职位。
1000多年前,加拿大北部的因纽特人就迁至格陵兰定居,他们世世代代以捕鱼狩猎为生。公元982年,移居冰岛挪威人发现了格陵兰,于是在1261年成为挪威的殖民地。
1261年起,格陵兰即臣属于挪威国王。在这之前,诺尔斯格陵兰一直是共和政体。最初的诺尔斯殖民地消失后,格陵兰许久未见殖民活动。
1380年丹麦与挪威联盟,格陵兰转由丹麦、挪威共同管辖。
1721年,埃格德经丹麦-挪威联合王国允许,于今日的戈特霍布附近建立一家贸易公司和信义会传道会,标志着格陵兰开始真正进入殖民时代。
1776年,丹麦政府独揽了格陵兰的贸易活动。此后格陵兰的海岸对外关闭。
1841年丹麦、挪威分治后,成为丹麦的殖民地。后挪威与丹麦为该岛归属问题发生争执。
1933年,丹麦和挪威两国同意将此争端提交国联下属的常设国际法院讼裁,根据仲裁结果,丹麦获得了格陵兰岛的全部主权。
1950年格陵兰的海岸对外开放,在海岸关闭期间,丹麦努力使格陵兰人逐渐适应外部世界,以免开放后经济蒙受损失。
大约从13世纪起,诺尔斯(即挪威)移民开始和扩展中的因努伊特图勒文化(约于1100年出现在格陵兰北部)相互影响。然而,主要由于格陵兰的气候变冷,诺尔斯殖民地于14世纪衰落,15世纪完全消失。
在二战时,德国占领丹麦期间(1940-1945),格陵兰受美国保护,1945年,格陵兰回归丹麦。
战后,丹麦对格陵兰人抗议其在该岛的统治作出反应。1951年取消了皇家格陵兰贸易公司的贸易垄断。1953年,格陵兰成为丹麦王国一部分之后,丹麦着手改革,以改善岛上的地方经济、运输系统和教育制度。1979年5月1日格陵兰获得内政自治权。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格陵兰一度由美国代管,战后归还丹麦。1953年丹麦修改宪法,格陵兰成为丹麦的一个州,与法罗群岛一样,它在丹麦议会中也拥有两个席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