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位很有名望的隐士:商山四皓——东园公、夏黄公、绮里季、角里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u)里先生周术。
周术、吴实、崔广、唐秉,四老人皆因品行高洁,银须皓首,避乱世隐居商山,世称“商山四皓”。
他们过着采食商芝,栖身洞穴的清贫生活,曾赋有著名的《采芝操》,流传于后世。曾经向汉高祖刘邦讽谏不可废去太子刘盈(即后来的汉惠帝),后人用“商山四皓”来泛指有名望的隐士
几人在汉朝时,名望可是非常高的,连皇帝都不得不考虑他们的讽谏!
接下来的一位,就很名了,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中,唯一得善终的人,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是被皇帝称之为师的人。
“狡兔死,良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这几乎成为一种规律。
张良知刘邦生性多疑、用人又防人。
汉朝建立以后,张良采取了陶朱公范蠡同样的策略,功成身退——他向刘邦请辞,说道:“我家世代是韩国的丞相,韩国灭亡之后,我不惜万贯家财,为向秦国报仇,天下都为之震动。如今我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却成了您的老师,封地万户,位至列侯,对于一个平民,这已经是尽头了。我张良能有今天已经很心满意足了。从今我将抛弃人间俗事,要学那神仙去了。”
刘邦当然是挽留一番,但是最后还是应允了。于是张良被封为留候,退出朝野之后,于终南山南麓的紫柏山习辟谷之术,终于得以善终。
八仙之一的汉钟离:
传说汉钟离乃秦末韩信部下大将,受刘邦猜忌而死,阴魂不散,来到终南山,隐姓埋名,一心想修炼成仙。
终南山中有一条巨蟒,残害生灵,汉钟离得知这一灾情,为民除害,老百姓为了纪念汉钟离,修了一座“大仙庙”,里面供着汉钟离的塑像,前来敬拜的人络绎不绝。
王母娘娘也得知此事,派东华仙下凡超度汉钟离。赐仙丹二粒,汉钟离得到飞升。
这个故事就有些神话色彩,真实与否有待考证考证再考证。但是,汉钟离,历史上确有其人。
药王——孙思邈,也和终南山有不解之缘。
前面已经说到了,终南山,有着中国最为丰富的药材资源,药王和它的缘分恐怕就与此有关。
孙思邈(541年—682年),京兆华原(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西魏大统七年(541年),孙思邈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隐居陕西终南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孙思邈十分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
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留下了珍贵的著作,以及流芳百世的“药王”之名。
赐福镇宅圣君——钟馗(故里陕西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
钟馗善捉鬼,这是连小孩子看了电视都知道的。但是,他真的只是善于捉鬼而已吗?
不止。
钟馗,姓钟名馗字正南,中国民间传说中能打鬼驱除邪祟的神。
旧时中国民间常挂钟馗的像辟邪除灾,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赐福镇宅圣君”。
古书记载他系唐初长安终南人,(今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终南镇终南村人,现存终南钟馗故里庙),生铁面虬鬓,相貌奇异;然而却是个才华横溢、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人物,平素正气浩然,刚直不阿,待人正直。
春节时钟馗是门神(道教中最出名的神仙之一)
端午时钟馗是斩五毒的天师,总之,钟馗是中国传统道教诸神中唯一的万应之神,要福得福,要财得财,有求必应。
唯一的万应之神哦,求财、求福、辟邪、镇宅他都可以胜任。
还有,八仙之一的吕洞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