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南山传说

“但如果不开发,那终南山周围的居民怎么靠山吃山,那这一带的政`府和人`民不会被世人认为是放在宝山不会利用吗?”叶超也觉得成为了旅游景点的终南山,多了热闹,但却少了它原本的宁静。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时代发展的必然。

如果终南山不开发成为旅游景区,真的反倒是会被世人认为是暴殄天物呢,毕竟它的资源是如此的丰富。

植物资源,很多药材都能在终南山上找得到。

动物资源,连野生大熊猫、金丝猴都有,这里是珍稀野生动物的乐园。

人文资源,这里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有众多的修仙传说。

除了道门的发源地之外,还有众多历史名人在这里隐修得道,这其中有佛门中人,有儒门中人,更有纵横名家……

终南山历代多有隐士,据统计有五千余人。这也是这座名山世代令人敬畏的原因之一了。

与终南山有关的知名隐士有很多,比如,老子。

不错,他就是道教天神教祖——太上老君,也就是老子,姓李名耳。

前571年,老子诞生于涡河北岸的陈国相地(今安徽涡阳)。

老子曾做过东周的“守藏室之官”,其时诸侯混战,礼坏乐崩,周景王死后,王子姬猛和姬朝为争夺王位互相搏杀,守藏室被洗劫一空,老子深受打击,辞官西行。

至秦关函谷关,为关令尹喜迎老子于秦国终南山古楼观,著书五千言,从此道德经流芳百世。

老子在楼南高岗筑台授经,又名说经台,因说经台犹如竹海松林中浮起的方舟,常楼观又称楼观台。

第二位,就是文始真人——尹喜了。

就是他迎了老子,才有了后来的《道德经》传世。

尹喜是典籍记载的老子唯一的弟子,正是他在函谷关迎接老子入秦,从而使得道德经留驻世间。这是他的功劳,不然,骑牛西去的老子,才没有兴致为世人留下这一卷经书呢。

尹喜本为函谷关令,因不满东周朝政,遂在终南山结草为楼,以观天象,因名草楼观。

周至县东南30里建有尹喜祠。明《终南仙境志》云:汉武帝立宫于观北,曰:文始祠。唐初始建文始殿,金末毁废。

元大德间重建,大德七年(1303)落成,于殿前立《古楼观重建文始殿记》碑,碑额雕文始真人坐像,碑阴书文始之殿4字。文始先生即尹喜。后毁于清。

还有一位,《封神榜》中手持打神鞭的人,西周元勋——姜子牙

姜子牙,历史上确有其人,也称吕尚。

姜太公可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啊。

传说商末,姜子牙入朝前就在终南山的磻溪谷中隐居,等待有识之士赏识。

他用一个无钩之钓,引起周文王的注意,后以八十高龄出山,结束隐逸生涯,辅佐武王伐纣,建功立业,成为一代名相。

堪称是一位极有耐心和恒心的人,八十高龄多少人已经准备着棺材等死了,而姜太公呢,才是建功立业,扬名立万之时,厉害了。

西周初年,姜子牙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同时,更被尊为“师尚父”,功成名就,真正的名垂千古。

还有一位,也是非常知名的:正财神——赵公明。

要说到神明,财神,无疑是最受欢迎的神明之一,无论是在朝还是野,民间犹其尊重财神。因为有句话说好啊“民以食为天”,谁给他们食物和安定,谁就是天。

中国历代的老百姓,其实要求都不高,有酒有肉有女人,足矣,神仙也不换了。

赵公明,又称赵玄坛,赵公元帅。出生于陕西西安周至县赵大村,隐居得道于终南山。为道教四大元帅之一,同时为阴间雷部将帅和五方瘟神之一,司掌世间财源。

赵公明是在汉族民间传说中是主管财源的神明。

财神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道教赐封,二是汉族民间信仰。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汉族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古文献和古诗中所说得赵公明在终南山得道,佐证了赵公明出生在道教祖庭楼观台东北处赵大村并在楼观和田峪道观中隐修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