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银子凑齐了,但程材还是要干完这趟活的,他要把曹家一行人送到娘家,再把他们从夫人娘家送回曹家才能拿到卖身契。
程远好不容易找到儿子,自是不肯再分开,坚持要跟着一起去,黄寄北又给他凑了些路费,送他们上路了。
半个月后,程家父子顺利的归来,黄寄北提着的一颗心这才放下。
来福客栈正好缺个人替黄长植分担,黄寄北便招了程材做了跑堂,一个月一两银子,包吃包住。
程材千恩万谢的留下了,坚持要求每月只领半两银子,这样一年多他就可以还清欠黄寄北的钱了。
有了程材之后,黄长植就轻松多了,还能腾出手来去后厨帮帮白氏她们。
虽然程远父子相认了,但程材平时还是选择了住在了店里,黄寄北很是不解,这父子两难道不想多点时间待在一起吗?
程远给黄寄北解了惑。
“少东家,我和材儿虽然不住在一起,但每天都能见到,我知道他在你们这过的很好,也就放心了。这人呀,哪有一直在一起的,孩子大了,都有自己的事要做,他在这打工,有稳定的收入,固定的居所,等还完债再娶个媳妇生个孙子,那我就再满足不过了。孩子尽孝的方式由很多种,不是时时刻刻陪侍在身边才算是孝顺。”
黄寄北像是明白了什么,这个家这几年来一直是他在做大决定,从推车馄饨到茶棚再到客栈,现在他又考上了秀才,理应担负更多。人生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若是满足现状不思进取,一年又一年重复着同样的人生,那还有什么意思,或许他应该再为这个家做一个决定。
他下了决心,要出去闯一闯,如果他现在放弃了,就这么安定下来,这辈子可能就再也鼓不起勇气了。趁着自己还有一股冲劲,何不出去搏一搏挣个前程呢,现在的他还不到十五,多好的年纪呀。
黄寄北终是和黄长植夫妇说了他的决定,黄长植夫妇像是早就料到了一般,自己儿子他们自己最清楚,黄寄北是不会满足于一个秀才的。唯一担心的就是他出门在外的安全和健康了,虽然黄寄北现在身体很是康健,但做父母总是比别人想的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