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页

金花回宫的路上,忍不住琢磨,太后这么强势,福临在历史上的“妈宝”形象可能是被逼无奈。她刚穿越来时,以为他是个除了乌云珠,事事唯太后马首是瞻的傀儡君主。现在看来倒未必,他主张很定,也一直以自己的学识见识跟太后的主张抗衡。

那福临还是“恋爱脑”?若他是,那是对她恋爱脑?!

他大婚后就没宠幸过别的嫔妃,唯一一次翻牌子,还摔奏折把宁妃从养心殿驱了出去;他说只有她,他说只在她身上用心……她坐在舆上握住脸,对她?他对她?那个高大英伟的俊男人对她?恋爱脑?他说的那些话她都记着,可全没当真。她以为他就是在床上这么说哄她。难道不是嚒?

作者有话说:

太后搞事情结果助了个攻?

拙嘴笨腮且实事求是的男主,你啥时候变身“情话篓子”?

又是为我的预收吆喝的一天。打滚儿求收专栏和预收。

比心。

-

第54章 稀罕

坤宁宫。

金花正净面, 听小宫女来报:“四贞格格来了。”话音未落,四贞格格直接刮进殿,一边走路如风, 一边说:“皇嫂,我跟小宫女儿说不用报, 青天白日的……”

金花脸上敷了个冰手巾,在手巾底下“嗡嗡”地说:“刚去慈宁宫没见妹妹, 这会儿怎么来了?”说着眼前一暗, 她掀了手巾,正看到四贞格格圆溜溜的杏眼,有些关切又闪着担心,然后是她神似太后的高颧骨和长圆脸, 金花竟然不自觉打个哆嗦, 赶忙挪开眼睛往旁边瞧, “妹妹, 这么盯着我。”

四贞格格细细看她的眉眼,眉毛一如往常黑浓,眉尾尖尖,干净俏丽,桃花眼微微肿,黑白分明的眸水汪汪的,若有若无的红。刚敷过脸, 蒙蒙水雾,白皙,容貌不及妆后清晰浓丽, 胜在淡雅, 别有一段风姿。忍不住伸手在金花肩上推了一把:“怨不得皇帝哥哥宠嫂嫂, 这倾国倾城的貌,妆有妆的艳,淡有淡的俏,倾国倾城。”

金花笑了,说:“你倒会说话,真倾国倾城,皇额娘先不依,你还不晓得?”说着对着四贞格格眨眨眼,又示意呼和重绞了冰手巾,揽境左右细照,举着手巾敷在脸上,“再敷一把。”

仰着脸,只听四贞格格在旁边脆生生说:“我当然知道。过午额娘撵我去御花园逛逛,我说那么大太阳;她又改口叫我去箭亭,我就猜她有事,拐到懿靖大贵妃宫里嚼了两块奶皮子。回来听说嫂嫂刚走,才知道下午遣我出去原是为着嫂嫂。想想前儿个晚上,我一猜,准没什么好事儿,赶紧寻个由头来了。”

说完又双手搭在金花肩上:“嫂嫂还好?”金花一双冰手,攥住四贞格格的指尖,鼻息嗡嗡地说:“还好。多谢惦记。日子不在此处操心,也在彼处操心,总之躲不过一个‘麻烦’,过呗,谁让咱们活着。”

四贞格格捏捏金花的肩:“这老气横秋,哪像个十六岁的小媳妇儿,倒像个老太太。”可不是,金花叠着上辈子的人生经验,底色豁达又悲凉。四贞格格又说,“这本不该我管,可是咱们关系好,你一心一意为我,我也不想对你藏着。我就一句话,无论额娘跟你说什么,你都别往心里去。她啊,本心是为着你好,只是她心里事儿多,一会儿惦着皇帝哥哥,一会儿惦着蒙古四十九旗,难免顾得了一头,就顾不到另一头。你没见那天太医说‘脾胃不和’,她夜里长吁短叹……我侍候她睡觉时,她还跟我说她年轻时候的事,陆陆续续生了三个女儿,眼睁睁看着先帝纳了一位又一位的侧福晋,她如今想起来仍旧心里苦,生怕你蹈她的覆辙。”

金花听着不吭声,下午太后教训她哪是为了这个。只是,她希望太后跟四贞格格和睦,还要靠太后护着这位爽快聪慧的好姑娘,给她寻个妥当的婆家。于是只把脸捂在手巾下笑了笑。

回来敷了冰手巾,心思格外清晰。

她能理解太后,有句老话“娶了媳妇忘了娘”,谁念叨的最多?当然是婆婆,总觉得被儿媳妇儿抢了儿子,所以对儿媳妇怎么瞧都不顺眼:皇帝病了,没去慈宁宫报,有错,去慈宁宫报八成也不对;跟皇帝关系好有错,跟皇帝冷冰冰更错上加错。最理想原是婆媳相敬如冰,少见面少接触,可是对太后明显不能用这招,太后当着前朝的半个家和后宫的整个家。福临又推崇孝道,绕不开。

金花换个干手巾印干脸上的水,就着光,对镜梳妆,四贞格格去寻了一圈,抱着大胖橘回来在旁边看个座儿,盯着她润脸画胭脂。十指尖尖,在脸上拍拍扑扑,变魔术似的,画出一张娇艳的脸,唇红齿白,肌肤滑腻如瓷,双颊粉嫩,对着四贞格格扭头一笑,耳旁的坠子曳着耳后的碎发,较之刚才的清淡秀丽,现在浓醇妩媚,又是另一种风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