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厕里备用。”
以后弄个石磨,铡刀,草先切碎,而后粗磨一次,细磨一次,纤维就短了,分离也完全了。
没准还能弄出几张细草纸,就是用来垫宣纸的那种练笔纸。
麦类已经错过时节,但是还有瓜类豆类,芋头水稻,菜蔬等等。
我不清楚当地耕种情况,所以正月十五之后,让穆炎每十来天去一次集上,叫他路过村子时候看看当地田把子在做什么,再从集上问问。而后去医馆付些铜板认几样药材,回来再教给我。
那老郎中没收钱,只约了以后有多余草药卖给他医馆用。
穆炎一人来去方便,平日一般吃过早饭出发,午后近暮时分就能回来。去时带了皮子,回来带些东西,都不会妨碍他出了村,进了山之后用轻功。
而且,有我在,难得他会开口和人说话。
我自己么,一则走路本来就比他慢,二则,穆炎现在看上去比我更不显眼。
——不知那个布店的姑娘认识他了没。
“育苗了。”看看新开出来的三亩稻田,旁边还有两亩烧耕轮种的旱地。
后院的菜园已经绿了,用来做砧木的两三年生野桃树也相好了,过几日就差不多可以移植。
沟啊渠啊里挖上来的泥土,我都摔干净草根石块,提来了这里。
这里的碎石头什么的,搬去沟渠,垒在水流冲击比较多的地方。其中有一面平整些扁形石头,在院子里头拼砌了条路,从篱笆门接到木梯前。
田埂地垄都已经起好,小小一块秧田也已经细细耙好,底肥施足了,底水控好了。中间竖了稻草人,小竹竿挑了小鹅卵石铃当,插了不少在周围。森林里鸟雀多,不防它们,没发芽就被吃光了。
雨水已经吃够,地也翻过了。
似乎听到布谷鸟在叫了。
“育苗?”
“而后插秧。”
张家坡住的时候就知道,他们的耕种方式,还没有如此细化。而且,还没有双季稻。
好在穆炎本就不明白农事,否则真不知如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