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她依旧平时装扮,一袭白衣没有任何装饰。其实在之前皇上已命人送来精致朝服,又分别送来各色金钗、步摇,上朝之前青袖就忙得要命,不停地为她梳妆,可她早已经习惯了清新淡雅之色,胭脂水粉自是不喜欢,想想也就罢了。
这里是男人的世界,她这样一个女子被皇帝公然召见,自然会引得所有大臣们的关注。很显然早朝就是在商讨七国叛乱之事,当她来到殿前的时候,景帝看向她的眼神多了一份柔软,但声音不似昨日温和,高高在上自是威武。
“楚寰妤乃鬼谷传人,精通纵横捭阖之术,又深解奇门遁甲之道,早先鬼谷传人在战场之上一言便能顶千军万马,楚寰妤,朕来问你,当今局势如何?”
她轻轻一叹气,“圣上下令削夺吴国的会稽、豫章郡,吴王濞串通楚、赵、胶西、胶东、淄川、济南等六国的诸侯王公开反叛,其实在早之前,吴王已征发封国内14岁以上、60岁以下的全部男子入伍,而今又派人与匈奴、东越、闽越贵族勾结直逼大汉。据民女所知,吴王与楚军会合后,组成吴楚联军,挥戈西向,杀汉军数万人,颇见军威。梁王刘武派兵迎击,结果梁军大败,如今长安城岌岌可危。”
景帝点头,“要如何解决是好?”
她抬眸坚定异常,智慧之眸丝毫不见慌乱,“天下局势向来都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战事叛乱自是不可缺少,但只要谋计于胸,自然可从容面对。就拿当今局势来说,情况虽然混乱,但要平定极为简单。吴王刘濞如今联合六国,又与匈奴联手攻汉,形成与汉对决的连横之计,想要阻断吴王的连横,那么,圣上只要联纵即可。”
“一派胡言。”她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便有人提出反对,面向皇上一鞠躬,“皇上是明君,怎能听取一女子之言?鬼谷派着实人才辈出,但从未有女子上朝论政,敢问一句,姑娘芳龄?”
☆、卷二040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2)
一句话问的朝廷之上议论纷纷,问女子芳龄原本是忌讳之事,但她明白他话中含义,倒也不隐瞒,淡声回答:“民女今满十六。”
“诸位大臣们听听,这女子才十六而已,年纪轻轻哪懂什么国家大事?皇上,请明鉴啊。”
她没有反驳,只是静静站在那里。
景帝微微蹙了下眉头,“依照袁中郎之意如何?”
楚凌裳只听着这声音耳熟,这才想起他就是昨晚在宴席之上进谏之人。
袁盎立刻回答:“方今之计,独有斩错,发使赦吴、楚七国,复其故地,如此方能平复叛乱。”
众人听了纷纷低语。
“皇上切勿再犹豫了,昨夜皇上已经下旨今日午时将晁错腰斩,如若有反悔之意放了晁错,不但会引来七国叛乱的借口,而且还会树敌意,那匈奴左贤王昨夜在宴席之上便咄咄逼人,他一是逼着皇上斩了晁错,二是——”袁盎说到这里看了一眼楚凌裳,“公然向皇上索要楚姑娘,他的目的只是想要挑起事端引来大汉与匈奴之争,皇上万万不可中了蛮夷奸计啊。”
“朕昨夜也只不过是拖延之计,难道真的要朕为了平乱便罔顾重臣性命?晁错是人才,朕极为爱惜,而楚寰妤冷静果断,朕认为她足有平定天下的本事,她已被朕封为女官,又哪有将朝中官员送人的道理?”景帝的面色显得有些不悦,很明显他有心倾向楚凌裳。
“皇上此言差矣。”袁盎言辞更加咄咄逼人,声音也提高,“古往今来从未有女人封官进爵,皇上此种举止并将为天下人当做笑谈,臣以为大汉如今国基不稳,文帝在位之时,朝中因抗击匈奴早已经使得国库空虚,民不聊生,为了黎民苍生,臣等都甘愿为皇上赴汤蹈火抛去性命,难道楚寰妤就不能做此牺牲?”
身后有众多大臣点头同意袁盎的话。
景帝见此,衣袖下的拳头紧攥,良久后看向楚凌裳,“楚寰妤,对于七国平乱,你主张主动出击,而面对匈奴滋扰,你又有何良策?”
楚凌裳抬眸,不难看出景帝眉梢间滑过一抹隐忍,淡声回答:“大汉与匈奴厮杀近百年,往往都是败多胜少,原因很简单,就在于大汉战马不良。”
“有何良策?”
“匈奴战马强悍,大多为汗血宝马,此种马匹可日行千里,奔跑之时犹如生出两翼,大汉若要强盛,必先引进此种宝马作为战马,屯兵养马才是上策。”楚凌裳给了一个极为中肯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