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锅里翻起了鱼眼泡,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马江敏将炉子封起一半,让火变小,让锅里的东西慢慢的炖煮着。
然后从小西手里接过面盆。
今天马江敏准备用的是皮包面。
所谓的皮包面,属于粗粮细作的一种。
就是将白面先擀成薄片,然后把和好的高粱面团放在里面,用白面将它整个包裹起来。
接着将二合一的面团再次擀薄,最后切成面条。
高粱面质粗粝,吃起来有点剌嗓子,孩子们平时都不愿意吃。
但是外面包上了白面,口感就会好上很多,吃上去反倒比纯白面的面条还要多出了一种综合的口感。
之前马江敏试着给小家伙们做过一次,大受欢迎。
面条擀好切好之后,锅里的臊子已经炖的差不多了。因为小西,豆豆都不能吃辣,她就只放了少少的一点辣椒粉调了一下味道,不仔细吃是根本感觉不到的。
将炒好的臊子盛出放在一旁,油锅不洗稍微再添了一点点油,烧热后放入事先泡好切碎的黄花木耳,胡萝卜丁,冻豆腐丁大火爆炒。
当浓郁的香味再次传出之后,调味后倒入热水。
水烧开后在锅里撒入嫩嫩的韭菜末还有大勺的肉臊子,一锅充满了直抵人灵魂深处香气的臊子汤就做好了。
其实在炒臊子肉的时候,几个孩子就已经坐不住了,来来回回的往厨房这边“路过”了好多趟。
一个个眼巴巴的往里面张望,就想看看妈妈到底在给他们做什么好吃的?
实在是这味道太过于强烈,酸香扑鼻,那香味就像是长了眼睛一样,直往人鼻子里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