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这事儿可不能乱说

道衍笑了笑,回道:“别看贫僧,贫僧也做不来那事,贫僧最上乘的本事也就是给人做个幕僚而已。”

能做个好幕僚,那也是本事。

也就道衍这种非一般人敢有这个魄力与陈恪商讨谁适合皇帝。

道衍既与陈恪讨论这些便说明他的鸿鹄之志一直就没停息过。

这也就是朱棣少了几分做皇帝的希望,他这才一直在徘徊着,但凡朱棣还有做皇帝的希望,他马上就得飞奔过去。

十几日之后,水路转乘陆路后,终于到达阳曲县。

还未到阳曲的时候,道衍已与陈恪分别,只说返程的时候让陈恪记得喊他。

之所以在接下来的行程中不再与陈恪一块,其原因还是不想与那些官员打交道。

这些官员阳奉阴违,虚与委蛇者居多,若是可以的话,陈恪呃呃也不愿与这些人多做交流的。

阳曲知县,太原知府,山西布政使听说陈恪要来的消息已连续等了几日了。

因阳曲是太原的附郭之县,知府衙门,布政使衙门,以及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衙门都在阳曲。

阳曲知县夹在这些大佬中,自是没有什么话语权。

虽说陈恪带来的这些粮食主要是给阳曲,但接手的还得是布政使衙门。

“粮食一万,宝钞两万,我已送到,如何调派就由你们自己来了,但要记住一点儿,必须要把每一个铜板,每一粒粮食都用在灾民的身上。”陈恪出言道。

宝钞和粮食是山西,河南,陕西三地同时与朝廷讨要的。

既是联合讨要,那如何分配应早就有所打算,因而陈恪只需把这些东西交给一人,至于如何调配,那就看他们三地如何协商了。

陈恪出言,布政使当即吩咐人对宝钞和粮食进行了验收。

确定无虞后,才对此做了接收。

粮食给出,陈恪此行的第一件任务便算完成。

第二件任务乃是协助秦王晋王周王赈灾,听他们的吩咐帮他们的忙。

反正陈恪也没什么太大的想法,名声好了也会受气累。

老朱既想为自家儿子扬名,那他配合着便是。

陈恪随之问道:“秦王周王也到了吧?”

晋王朱棡封地就在太原,也就秦王朱樉和周王朱橚需千里迢迢的往此赶。

布政使回道:“到了,秦王殿下就宿在晋王殿下府中,周王殿下一直在惠民药局,跟着那里的医者救治伤者,不说是在下了,就是秦王和晋王两位殿下也很难寻到周王殿下的人影。”

四处救治伤者也没固定的地方,能寻找起来才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