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陈家那些人愿意埋下身子苦干,不似之前那般偷奸耍滑,他倒愿买扶持他们一般。
陈恪带着陈安九不一路快马加鞭回了京师。
才刚回京师,陈恪便先行去医学院,太医院以及兵仗局点了牟。
不管怎么说,自己分内之事干好,在老朱面前才更能有话语权。
在确定三处稳步推进,没出什么差子之时,陈恪便去见了老朱。
不管老朱是否发现他旷了早朝,他都有必要主动与老朱说明这个事情的。
更何况就老朱那心思,真不保证他发现不了。
东暖阁中。
陈恪见礼之后,未等老朱责问,便主动道:“陛下,臣今日未曾告假便旷了早朝,臣特来像陛下认错。”
想要认错,还得率先说明原因如何。
听了陈恪所言,老朱冷冰冰地问道:“你这又是去何处了?”
对此,陈恪并未隐瞒,直接回道:“臣去了江宁一趟,庄园有人弄来个番薯,且培育出了五六十斤,有这些应是能种出几亩来的,到时候便可将这些近万斤的番薯在全国推广,如此下去”
陈恪正洋洋洒洒介绍着对番薯推广之后的憧憬。
没想到竟直接被老朱打断。
老朱开口道:“你先等等你这数万斤是怎么来的,你所言的那番薯产量是多少”
要知道,现在的水稻和麦子好些的也就只有二三百斤。
陈恪带着几分沾沾自喜回道:“陛下,真不是臣吹牛,这番薯若是种好的话亩产是能达到四千斤的,若是种的差些至少也得有两千斤。”
这可是不掺任何时水分的真话。
突然,老朱起身走至陈恪面前,开口问道:“你知现在水稻和小麦的亩产有多少吗?”
这怎能不知。
毕竟他也是有地的人了,别的不知道,至少得把此事搞明白的。
陈恪回道:“二三百斤左右吧。”
陈恪刚做回答,老朱便冷哼一声,道:“你知道啊,那蕃薯再怎么高产,都不可能达到水稻小麦的十倍之多吧?”
这是事实啊,哪有什么不可能的。
陈恪还未开口,老朱紧接着又道:“咱也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你若有事,咱完全可给你假允你去做,但你也不必编出如此拙劣的借口诓骗咱,咱这一辈子过的桥可比你走的路都多。”
陈恪真无话可说了。
是,他两世都没老朱这一世过的桥多。
但后世的一些新奇玩意,老朱他还真不一定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