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酒楼趁势推出了一众冷吃猪肉,冷吃田螺等菜肴,反正就是万物皆可冷吃。
温瑜看兔肉这么受欢迎,也及时让养殖场调整产业结构,可以多养一些兔子,但一定要严格把关卫生,还请来了郎中调配一些药物,以保证防疫防病。
自此以后,因有官府做后盾,蒙阳的养殖场也越做越大,最早一批开始做养殖的女子,都成为当地富户,但无论她们走到哪里,都始终将温瑜的这份恩情铭记在心,一生未忘。
作者有话要说: 1、关于道袍
这种衣服可以说是明代男子爆款服饰了,尤其是明朝中后期,样子跟我们现在在昆曲里看的那种书生公子穿的衣服比较相似,虽然没有那么多花纹装饰,但是明代男子的道袍其实颜色种类很多,好多都挺鲜艳的。
2、关于官员经商
明初对这方面管的还是非常严格的,好多被发现就是抄家,不过后来大家也都知道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有多繁荣,商人已经不怎么收到轻视了,大小官员纷纷下海,嘉靖时期的首辅徐阶,在老家华庭蓄养了许多织女,自己纺织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3、关于吃
之前看下面有川妹子的评论说他们对兔子来者不拒,哈哈哈哈这倒是真的,明朝时候养殖兔子的还比较少,自从技术普及,短短一百多年,到了清朝,四川养兔数量就已经过百万了。说得我也好想吃兔兔(?﹃?)
第20章 冤相报一
是夜,万籁寂静,整个蒙阳此时只能听到更夫一边击柝,一边高歌喊唱:“凡我甲户,致奉圣谕;谨遵律法,各保身家;严谨盗赌,有犯连坐。”
城外的赵家村,赵二狗带着自己的小弟李铁牛,鬼鬼祟祟的潜伏在竹林里。李铁牛赶了赶身边的蚊子,现在虽然已经入秋,蚊虫却不见少,特别是身处竹林,直咬的人满身是包。
李铁牛发现赶也赶不走,索性把带来的竹娄套在头上,瓮声瓮气的问赵二狗:“大哥,我们这么找什么时候能找到那竹耗子啊?”
赵二狗回头被他吓了一跳,直接一巴掌把竹娄打掉,竹娄咕噜咕噜的滚出老远,这时吹来一阵风,直接把竹娄吹到竹林深处。赵二狗又是气不打一处来:“你这憨货!那竹篓子是装竹鼠的,谁给你套脑袋!大半夜的嗓门那么大!是想把老子的钱袋子都吓跑吗!”
李铁牛应了一声,心中嘟囔你这不是比我声音还大。
这赵二狗原是赵家村的人,从小父母早死,兄嫂苛待,他就干脆自己偷鸡摸狗混日子,磕磕绊绊的也长到十八九岁。虽然身上没钱没地,却靠着一些小聪明在村里收了几个小弟,反正也能活下去,其中李铁牛就是他的头号心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