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0页

“张校长。”苏老师抱着作业从教室里走出来,对张平点点头,然后冲那片倒了的教室努努嘴,说:“校长,再过几个月,暑假过后,又要有新生来了,到时候教室不够用。我都说了,我出钱,把那片教室重新修好,这么一直拖着哪行啊。”

说着话,苏昀心里默默算了算自己账上的钱,剩下的还真不多了。

大学老师的待遇其实很一般,才在大学任教的那两年,她一个月工资到手只有一千多点,后来评了讲师、副教授,待遇略有提高,可也没多少。

她一个高数老师,科研经费更是有限,她更不屑去从这上面来钱,再加上她家庭出身不错,平时花钱不太计算,所以几年大学老师之后,存款并没有多少。

出国花了一部分,来格桑小学后,又补贴了不少,算一算的话,卡里剩下的拿点钱,还真未必够修房子。

至于找赵泽君开口要钱,苏昀并没有这个想法,不到万不得已,她不会这么做。

虽然两人之间早就不是‘师生’,可苏昀总有一种坚持,觉得自己和赵泽君,在精神上是独立的个体,不希望赵泽君为她自己的选择,来付出代价。

既然我选了这条路,那么一切结果和过程,都该我自己来承担,没理由让别人来为我的选择买单。哪怕对于赵泽君而言,这只是很小的一笔钱。

苏昀在心底里,为自己保留了一点点女人的小尊严。

不用赵泽君的钱,用自己的钱,这压力就比较大了。她正在心里盘算着要花多少钱,不料张平却先表示了反对。

“不行不行!苏老师,你从大城市来义务教书,已经是帮了很大的忙了,之前你还用自己的钱补贴给学校,这次修房子要好几万,说什么也不能用你的钱了!”

“张校长,几万块钱而已,我没它不会变穷,多了几万块,也不会成大富翁,没有本质区别嘛。”

苏昀笑笑,“您听我的,先把教室修好了再说其他的,学生们不能没地方读书啊。”

在大城市里,说什么‘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很多接受过现代教育,有一定素质的人,可能为认为这话有失偏颇,甚至很可笑。

但是在巴熊乡这种偏僻的穷地方,这就是一句真理。

作为九年义务制教学最基础的一环:小学,如果教室不够,学生到了入学年龄上不了学,就得延迟一年,乡里的教学资源本来就很匮乏,有不少孩子,到了8,9岁都没能入学,错过了学习的黄金年龄还是小事,很可能随着年纪增大,不愿意学习,或者在小学初中毕业之后,就不得不辍学去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