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页

由于后来一本近乎小说的《货币战争》的误导,把一个欧洲中等规模的银行家族,捧上了世界幕后黑手的‘神位’。

如果让老赵来说,抛开政治因素,真正控制地球的,绝对不是什么拥有50万亿美金却无人发现的罗斯柴尔德家族,而是最尖端的高科技企业和众多的大型投行。

高盛、软银这些大投行,几乎在世界上所有著名企业,尤其是新兴产业互联网企业中,都占据了大额的股份,高盛30年间投资了至少200家互联网企业,大陆第一代能叫得上号互联网公司,幕后都有他们的影子,直到bat三家充分成长起来之后,有能力引导国内的风投,国外资本的手才逐渐退缩。

拿大陆来说,高盛甚至在好几家国有大型银行和电信产业,都拥有足够发出声音的股份,多次担任中国国债的总发行商。

普通企业,和老百姓、当地政府打交道,高盛这一类的投行,直接和世界大国打交道。

饶是如此,投行也无法保证百年不败,软银的危机就是最好的例子。

科技改变世界,资本使用科技,权力在这二者之间,寻求最大公约数的平衡,三者任何一方过于弱势,或者强势越界,世界就可能发生一定规模的动荡。

又说起了乔欣龙的电影公司,这对兄妹俩比赵泽君大不了几岁,他的电影公司也就是前年才成立的,拍了两部电影,老赵听都没听过,上映不到几天就被悄无声息的淹了。

“老弟,要是你地皮的事成了,我个人还有件事,想拜托拜托你。”稍微熟络些之后,乔欣龙说。

“你说。”

“你不是有个影院嘛,下次我公司再拍片,在你那首映,排片率和时间上,你照顾照顾。”

“这倒不是问题,不过目前我就一家城市综合体,一家影院,哪怕其他片子都不排,24小时十几个厅全放你的片子,也没多大意义吧。你还是要争取院线。”

赵泽君笑笑,心想等过上几年,泽业像后来的万达那样开遍全国,几百块大银幕,自身就是国内最大的院线之一,当然能给电影巨大帮助,可现在还不行。

“大院线能给我几个点的排片率,已经是给面子了,再多实在没办法。我父亲更不会动用他的关系来帮我,他本就不太赞成我做电影。”

乔欣龙说:“我的意思是,在你那边首映、试映,多一些排片,给我黄金上映时间,如果反响好,我再去大院线谈,这不就好谈了嘛。”

“哥,我觉得你想法不对。院线为什么不给你排片,不是针对你,而是你那几部片子的确不行。如果受欢迎,院线自然就多排了。”乔欣云看了赵泽君一眼,然后插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