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5页

“老辛啊,说要挟这两个字,过了。”李大春呵呵一笑,说:“谈不上要挟,应该说,是一个筹码,证明他价值的筹码。这么多企业家来想要来要政策,凭什么给他呢,他总要有过人之处吧?他的博客中国,是一块国内最大的宣传阵地,这就是他的过人之处,他的筹码。其实,还不止这一个筹码,他表达的很清楚,会出钱为星星厂残疾员工提供各种福利,促进区里精神文明建设,未来会把星星厂做大办强,这都是他的筹码嘛。当然,博客中国,是他最大的筹码。”

“他宁可花钱买新的土地,却不肯用原来这块地皮置换,就这么看好腾飞社区未来的发展,星星厂这块地皮的潜力?”辛书记疑惑说。

“这就是他们企业家的特点了,追逐利润,预先投资,同时也要承担风险,有眼光就赚,眼光差就赔,理所当然。当然了,我个人也很看好腾飞社区。先不说这个了,还是聊星星厂和赵泽君这个人。”

“张书记,我刚才在里面房间,忽然冒出来一个想法。”辛书记说。

“说来听听,我们一起分析分析。”张大春说。

辛书记组织了一下语言,说:“有没有这种可能:举报信的内容是假的,甚至就是他赵泽君安排的,目的呢,就是借此引起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给他一块地?”

“你这个想法很大胆啊,基于什么呢?”张大春说。

“倒是没有任何的证据,就是一个直觉,您刚才不是说,他的目的是要地嘛?”辛书记说。

张大春却摇摇头:“这个可能性很小。你想想,即然有举报信,举报信的内容又这么恶劣,我们肯定要查吧?你干过公安刑侦,应该知道,只要政府下决心彻查,这种事查起来并不困难,到时候水落石出,他赵泽君岂不是作茧自缚,即得不到地,又得罪了区里?你觉得,以他刚才聊天时候的精明劲,可能干这种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的傻事吗?”

辛书记认真的想了想,嘿然一笑:“也是,我干刑侦出身,这个多疑的毛病总是改不了。”

“大胆猜测,合理求证嘛,很正常。不过……”

张大春露出一抹深邃的笑容,说:“我觉得,你有一点是猜对了。”

“什么?”

“举报信的内容,未必是假的。但是这封举报信,却有很大可能,就是他赵泽君发给我们的,包括他在博客中国上,删除的公开举报也是假的,全是他一手做的一个局。”张大春说。

“大春书记,您怎么会这么认为?”

“刚才你在里面房间,只听到了我们两的声音内容,没有看见他的眼神、仪态和表情动作,所以他传递来的很多额外信息,你不清楚。有的时候,一个眼神,一个细微的动作,能传递出比语言更多、更真实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