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证实这点,来之前,赵泽君就已经通过博客中国的后台,确认了区政府邮箱里的那封举报信,在昨天夜里就被打开了,并且转发过,今天上午又一次被转发。所以基本可以确定,张大春是知道情况的。
即然知道情况,却不主动提,这里面的意思很多,也很深。
“说回星星厂吧,赵总你主动来找我,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张大春很理所当然的把话题重新带回了星星厂上。
“张书记,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去星星厂,实地考察了一番,发现需要改进的地方很多,问题很严重。”
“你说说。”
“住宿环境太恶劣了,三十多度的天气,员工宿舍里连电风扇都没有,我在里面坐了不到十分钟,那一身汗就跟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厂子里的医疗也是大问题,两百多号人,吃喝拉撒住,全部在厂子里,白天在厂房工作,晚上在宿舍休息,可是厂子里竟然没有基础的医疗设施,唯一的一间医务室,缺医少药,我把柜子翻了个底朝天,就找到一箱半板蓝根跟几瓶消毒水,卫生条件太恶劣……”
“还有厂房,年久失修,连消防栓都锈死了,机器设备呢,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老型号,有很多连正常运转都成问题,磨具也是如此,做出来的产品,和80年代的几乎没有任何区别……”
赵泽君一五一十反应了在星星厂调研遇到的各种问题,张大春一边听,一边微微点头。
“看来赵总去星星厂两三天时间,的确做了很深的调研。”
等赵泽君的话告一段落,张大春才开口,却没有直接谈赵泽君反馈的问题,而是饶有兴趣的说:“赵总,我听说,你去星星厂的当天,就和原来的厂长宋成,发生了一些不愉快,是关于账目遗留问题的。我很好奇,你刚才反应了这么多的问题,却没有一句话,涉及到宋成。”
赵泽君想了想,认真的说:“张书记,我是生意人,并不想针对谁。对事,不对人,能把事情解决了,才是我的目的,您说呢?”
张大春点点头,“赵总看问题很透彻。”
赵泽君露出了一个无可奈何的表情,叹了口气:“看问题不透彻也不行啊。”
“哦?为什么这么说呢?”张大春笑道。
“张书记你忙,这些问题呢,我最初准备向街道陈达鹏主任反应的,没想到,前厂长和租了星星厂地皮的驾校李校长,先行一步,主动和陈主任谈过了,嘿嘿,他们倒是挺光明磊落,承认了之前工作上的失误,并且愿意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