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页

但星星厂这些员工,长久打算,到底该怎么安置?

一年时间,两年时间,拿出个几百万养活他们,没问题。

可再以后呢?白白养着十年八年甚至一辈子?

的确,在亲眼看见这些员工,尤其是那对姐弟员工之后,赵泽君心里有所波动,主观上,愿意尽力帮助这些人。

但善事不是这么个做法,不可能白白养活这两百号残疾人。

那么想要长久解决星星厂和厂里残疾人职工,就必须找街道,乃至找区里,甚至市里,要相关政策。

政策怎么要?每个企业都是难处,政府也有难处,红口白牙就能要来政策?

今天的事件,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对于街道的陈达鹏这个人,赵泽君了解有限;对区里的张书记、白市长,赵泽君通过上辈子在建武市十几年的生活工作经验,以及这辈子从丁岚、牛胜利等人口中得到的信息,对他们有一个大致的判断。

星星厂的事件,如果真正存在突破了底线的问题,那么只要自己是站在光明的一面,应该能够得到对方的支持。

当然,这是基于自己的判断,这种判断不敢说百分之百准确。

世上就没百分之百的确定的事,人有时候也不能太求稳,指望着所有人都满意是不可能的,既要有周密心思,也不能缺少刺刀见红敢于一决的勇气。

几方面的因素综合下来,赵泽君短时间内做了决定,利用好这次机会,为自己,为这些员工,争一个更好的未来。

全场安静了一个瞬间,员工们不可思议的望着赵泽君,连那个毁容的女工都抬起了头,一张丑陋的脸庞上,却有两颗明亮的眼睛。

紧跟着,各种声音接二连三的响起。

一些智障的员工被吓到了,哇的哭起来,也有人哈哈大笑;智力正常的员工交头接耳,指指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