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页

平心而论,这次拆迁的条件非常好,即便是打过折的补偿条件也让人无话可说,一套破棚户房,换几倍面积的商品住宅楼,说破大天去也无可挑剔。

赵泽君最后给老人们灌输了两个字:诉苦。

不要去扯这些条件好不好,哪里有问题,遇到领导,就吐苦水,我年纪大,怎么怎么不方便,我在这住了一辈子,有多少多少感情,我家里怎么怎么穷……总而言之,四个字:不讲道理。

这天刚回到小楼,就看见拆迁办老李被一群老人围在中间,院子里都要吵炸锅了,几个老太太就跟难民似的拽着他。

看见赵泽君,老李焦头烂额的从人群里钻出来,拉着他跟逃跑似的朝楼上走。

“聊怎么样?”赵泽君笑呵呵的问。

“这些老同志,跟本没法谈!你跟他讲政策,他跟你讲历史,你跟他讲道理,他跟你倒苦水,拆迁又不是做慈善,总不能想着一次拆迁,就把后半辈子问题都解决了吧!”老李黑着脸说。

赵泽君一边开门,扫了老李一眼,淡淡的说:“他们这些人,还有后半辈子啊?要是不拆迁,他们就安安稳稳的在这里过完剩下的几年了。”

老李被赵泽君抓住语病,刺了一句,讪讪的笑了起来:“行行行,先说你的事,我专门来找你的。”

赵泽君进了泽建公司的临时办公室,坐下说:“我不急,李哥,最近工作进行的怎么样啊?”

“挺顺利的啊,已经有一百多家愿意交钥匙了。”老李悠然道。

老李倒是没说假话,的确有一百多家同意按照现在的补偿条件搬迁,并且已经交了钥匙。

不过赵泽君调查到的情况是,这一百多家,有差不多一半,是华阳集团做仓库的房子,市里工程,华阳集团支持市里工作,第一个搬走。剩下的一半,都是像任必达那类,早就不在高岗村住,有更好的工作,没那工夫来和精力拆迁办软磨硬泡。

也就是说,拆迁工作进行的表面上看起来很顺利,但真正居住在高岗村的这群人,绝大多数还在观望中。

实际上,拆迁工作,陷入了一个小小的停滞状态,需要有人做出表率来打破僵局。

大家心知肚明的事,赵泽君也不点破他,问:“那你今天来找我,是什么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