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摄制开始之前,记者专门提醒过他,这次市里要宣传精神文明典型,树立榜样。
老李也是一头雾水,他完全没想到,高岗村发个大水会闹出这么大动静。这破地方,年年下雨都要发水,漏水漏雨再正常不过,倒上几间房,往年修修补补的也就过去了,只要不死人,都不算什么大事。就高岗村这些破房,说砸伤人有可能,想要真砸死,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年年都有的事,怎么偏偏今年就搞得风雨满城,明明就是个小雨灾,现在却引起了市里、民间两边这么大的关注?这架势都快赶得上长江发大水了。
“好的,谢谢李主任的介绍,那么接下来,我们把话筒交给这些老人们,听听他们说什么。”
女记者在镜头后面对李主任努努嘴,李主任才不情不愿的把话筒交给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太太。
“老人家,您是这里住户吗?”
“是啊,我在村里住了七十多年了,就没遇到过这样的好人。我家房子塌了半边,要不是小赵带着人把我背出来,我这把老骨头早就不在了!”老太太说。
说起‘小赵’,在场的几个老人们话多了起来。
“小赵为了救我家老头子,差点被砸……”
“我家屋顶就是小赵爬上去补好的……”
“小赵……”
女记者接过话头,对着镜头说:“观众朋友们一定很奇怪,这位神秘的‘小赵’是何许人也。据我们了解,这位小赵,本名叫做赵泽君,是我市四中的一名高三学生,和施工队长姜萱是好朋友,也是本次救援行动的发起人。”
得知电视台要来采访之后,赵泽君特意和姜萱商量过两人的‘角色安排’。
姜萱出面,作为施工队的负责人,而赵泽君在名义上是发起人和唯一的志愿者。因为赵泽君的学生身份,姜萱一看就是社会人,由他来出面当负责人,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你们不要总问我们,我们没文化,说不了什么,去采访小赵吧。”有个老头说。
女记者对着镜头说:“那好,我们现在就去现场,采访一下这次救援的两个主要人物,工程队的队长姜萱和发起人小赵同学。就在现在,他们还奋战在救灾第一线,特别是小赵同学本人还发着高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