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网络的传播力量远远不如后世,正常情况下,一条新闻一夜间举国皆知的情况很罕见。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全国各地,主要是大城市里的网民的,或多或少的都从网络上,从朋友、自家的孩子那里,听说了宜江市的高岗村。
“这倒霉天,整天下雨烦死了……喂,隔壁宜江市发大水了,好多房子都倒了,听说没?”
“不会吧,城市里怎么会发大水,有排水系统的啊,又不是农村。”
“是宜江市里的一个城中村,好像叫什么岗村?”
“你们再说高岗村吧。”有人插话说:“我在网上看到了,那地方是城中村,哪有什么排水系统,生活条件还不如农村呢,下大雨好多房子都塌了,其中还有些退伍老兵、五保户孤寡老人,连房子都没了,可怜哦……”
“对对对,就是高岗村,我听我儿子讲,宜江市当地民间自发组成了一个救灾抢险队。网上还有照片呢,我找给你们看……”
……
“老公你听说没,苏南省有个贫民窟给水淹了,其中还有不少老兵呢,你不是才退伍吗,要不要捐点款啊?”
“我知道!当地有个工程队在救援,我问了,人家不要捐款。”
“啊?还有这种好人,自己掏腰包?”
“应该说现在坏人太多,反而显得好人珍贵了。可惜单位最近离不开人,不然我都想去当志愿者。”
……
外地老百姓开始关注到高岗村、退伍老兵、五保户、救援队这些关键词汇,宜江市本地居民也没闲着。
宜江论坛上,一个新注册的帐号,用大篇幅连载的方式,配以照片,以救援队其中一位当事人的观点,记录了整个高岗村事件。
“今天忽然下大暴雨,队长召集我们开会,半路上,忽然隔壁一间房子倒了,队长吼了一嗓子扎进废墟救人,救出来个老头,后来才知道,这是一个在抗美援朝战争残疾的退伍老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