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瞒不住了

盛家这段时间可算是喜事不断,先是大房嫡子盛长悟成亲,成亲当日,隔房的兄长就中了解元,喜上加喜。

没过多久,京东西路平叛的结果就出来了,大房的姑爷全旭得了头彩,以总旗的身份在这次平叛中获得首功,甚至超过了定下关门打狗之计的谢炳德参将,转运使报功的折子已经递上去了,全旭已经被火线提拔成厢军营副指挥使,这升级的速度,在整个京东西路都不多见,虽然是武官。

但明眼人都知道,这只不过是转运使的欣赏,等到兵部核实军功,还得更上一层楼,再加上全旭武举状元的身份,厢军营恐怕是留不住了,按照以往的先例,肯定是要被调回京城,什么职位不知道,但肯定是禁军或者是殿前司重用了,这些年,军中大将,老的老,死的死,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这样的后起之秀,肯定是要大用的,再加上全旭将门子弟的身份,先天上就能得到军中认可,前途一片光明。

接下来,盛长悟的前途也有了着落,也多亏了两个老太太力排众议,不顾盛长悟新婚燕尔,让他参加武举,京东西路文举尚可,但武举却人才稀缺,仅仅选拔出十余人,盛长悟在西北名家周老爷子门下学艺多年,骑马射箭,兵器比拼,都得了第一,更难得的是,兵法策论有涉猎,相比而言,其他人都是民间习武之人,野路子出身,他这个武举省试第一,甚至比盛长槐的解元还让人信服。

最后就是,大房最小的盛品兰,也和自家表哥定下了亲事,盛家大房盛纭本就嫁的很近,和娘家常来常往,早就看上了那个自己那边爽利的侄女,两家都是商贾,门第匹配,再加上两个孩子青梅竹马,感情深厚,从表兄妹变成夫妻,亲上加亲,两家人都十分满意。

盛品兰也十分开心,自家表兄虽然不像几个哥哥那样年少有为,但胜在老实忠厚,这一次武举也是参加了,拿到了第三名,再加上有自家长槐哥哥和那个最近传说中将门虎子的姐夫指导,考个武进士也算是有了前程。

盛长槐最近也是和纭姑姑家的长子胡泰山多有接触,比起小时候的调皮捣蛋,现在变的稳重许多,但在长辈眼里,那叫忠厚老实。

若是抛开后世近亲结婚的眼光,胡泰山确实也算良配,家中独子,又是嫡子,盛品兰嫁过去,婆母又是自己亲姑姑,当然不会像嫁到别家那样,先从小媳妇立规矩坐起。

但现在这个年代,亲上加亲本就是常事,盛长槐也不会去枉做坏人,况且胡泰山确实不错,虽然野路子出身,不像盛长悟有名师教导,但全旭前途光明,有全旭照拂,军中人脉,可比做文官重要多了,哪里有什么绝对的公平,就好比全旭的父亲全武,之所以在西北能维持全家的门楣不倒,也是因为各种姻亲,族人,父祖旧部充斥于西军中层,就连名义上西北除了英国公之外,官职最高的贺将军,也要没全家在西北更有号召力,没办法,谁叫贺将军是贼配军出身,比寒门子弟还要低上一等。

这段时间,盛长槐也没闲着,不会因为有了通房丫头就从此君王不早朝,天天都有同乡学子邀请文会,即便是推脱了许多,但还是参加了几场。

还有,在老家这里,盛长槐也发现了一个原本历史中存在的名人,转运使王令极,他倒不是本地人,也不是多么有名,但架不住他有一个牛逼的孙子,前几年考中进士的王韶,可惜王韶现在外放,并没有在汴京或者应天府为官,要不然,盛长槐还真有兴趣和他聊一聊《平戎策》,这可是前世各种穿宋中都提到的牛人。

有好事,当然有坏事,不仅仅是从家乡学子口中得到消息,汴京那边韩驸马的信件也过来了,盛长槐上元节将恩师杨无端包装成心学创始人的事情被人揭穿了。

首先是好久都没听到消息的封家,不知道他们家外放为官的封厚,给交好的文坛宗室写信,杨无端晚年的时候,扬州并无人知道杨无端有过心学方面的见解。

再有,杨无端点评的孤本也已经全部在三味书屋刻印,汴京文坛好些人都翻了个遍,若说没有,在他的注解里面,确实也有类似的言论,但都是老生常谈,说不上另成一派。

再加上,心学理论一出,就有文坛宗族去找海文信夫妻,想要观看杨无端所留手稿,也没发现盛长槐说的那几句名言,包括杨家族人,也拿不出证据说明那些是杨无端的名言。

海文礼当然也找自家弟弟确认了,现在汴京已经达成了共识,杨无端可能晚年真有领悟,但心学理论的形成,乃是盛长槐青出于蓝,自行领悟的,假借恩师之口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