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

作者:“两个幼稚鬼。”

第6章

又到了周二,宋瑾还得去给学生上课。虽然已经上过两次了,但压力还是很大。果不其然前一天晚上又失眠了。又将度过浑浑噩噩的一天,更要命的是,她还得表现出精神抖擞的样子。

到了教室,发现学生们已经把桌椅围成了方形。跟他们闲聊了会,听到上课铃声,大家开始进入上课状态。

依旧是之前的bl上课模式。

“今天从神经生物学的角度讨论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一神经递质失衡。”宋瑾提纲挈领点出讨论的主题。

“很多时候,抑郁症患者在生活不能被理解。经常会有人说‘你好好的,怎么就抑郁了呢?’,还有诸如‘这点小事就把你弄抑郁了?’很多人对抑郁症有刻板印象,认为这是自己想出来的一种病症。”

宋瑾停顿了一下,“这也是造成抑郁症不被重视,不被理解的原因之一。而抑郁症病人甚至会觉得羞耻,从而不敢就医。所以目前这个群体在社会会遇到很多困难。”

宋瑾话音刚落下,就有学生举手发言,“另外还会有些人假装自己有抑郁症来推卸或者逃避责任,这样使得这个群体变得更艰难。”

宋瑾点头,“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抑郁症患者的大脑发生了哪里改变,用科学的数据告诉大家,抑郁症不是自己想象而产生的。它是大脑生病了。”

“用一个形象的比如,抑郁症就像是大脑得了感冒。接下来几次课我们来看看这场‘感冒’到底发生了哪些改变。有哪位同学帮忙回答一下大脑的组成。”宋瑾提出问题,慢慢引导今天的讨论方向。

有人站起来,宋瑾示意他回答。

“人的大脑由神经元和胶质细胞这两类细胞组成。信息的处理和传递主要是通过神经元完成。比如你们现在听到我说话,就是听觉皮层发挥作用。神经元进行工作的一个特点是它有突触连接。化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说到这里,宋瑾示意他暂停一下,接着她举起两只手,“这种化学突触就像我们把两只手握成拳头,相互靠近。一个拳头是突触前膜,另一个是突触后膜,间的空隙就是突触间隙。”

比划完,宋瑾示意刚才的学生继续说。

“突触前膜的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进入突触间隙,然后作用在突触后膜上。接着突触后膜被激活或者抑制,然后进一步级联下一级反应,就这样一级一级形成神经元络,参与各项生理反应。”

这位学生说完后坐下。

宋瑾接着补充,“这只是最经典的一种传递信息方式,还有电突触、缝隙连接等。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化学突触的神经递质。根据你们查的资料,现在大家说一下抑郁症患者脑内有哪些神经递质发生了变化。”

“五羟色胺”

“多巴胺”

“去甲肾上腺素”

“……”

教室响起此起彼伏的声音。

同学们各抒己见了会,宋瑾适时开口,“我们一一详细讨论,先说五羟色胺。”

“抑郁症患者分泌的五羟色胺减少,导致食欲减退、失眠、抑郁等症状。”有学生回答。

其他人补充:“由于它的分泌减少,这样突触间隙发挥作用的五羟色胺就少了。由于递质发挥作用之后会被突触前膜再摄取或者被突触间隙内的酶降解,所以目前临床上有一类药物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通过使用抑制剂,使得递质不那么被降解,维持突触间隙内五羟色胺的浓度,从而缓解症状。”

“很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研究抑郁症的发病机制的原因。只有认识它发生了什么样的改变,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研究治疗手段。”宋瑾适时总结。

整堂课就在这样讨论的氛围来来往往。大家的热情都很高涨,宋瑾时刻把控讨论的氛围与方向,并适时总结和纠正一些观点。

这堂课下来,她又出了一身汗。但没有之前那么紧张了。

下课后,宋瑾擦了擦黑板,把电脑关机,准备回实验室。

这时有学生过来跟她聊天,“老师,我好喜欢上你的课。如果只是你一个人在上面照着t讲,我肯定在下面埋头睡懒觉。现在这种模式,我都不好意思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