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页

诡异的是,催眠污染体的琴声,一开始对他们也有效果,到了后面,这种效应也越来越小。

很明显是王一洋针对性越来越强了。

催眠师的战斗方式,就是用感知分析敌人,一开始用普适性的催眠干扰对手浅层感知。

随着对敌人的感知和精神情绪,细节了解得越多,催眠师的催眠便越发具备针对性。催眠力度也越来越强。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针对性提高的结果,就是普适性下降。

此时的王一洋就是如此,对除开魔灵和污染体之外的其他人,他的催眠就只剩下身上的猩红纹路有用。

其余的琴声和动作,都已经变成了高度针对魔灵的私人定制版。

而这样的结果,就是魔灵受到的催眠越来越强。

同样的,王一洋的感知消耗也越来越大。

他神情专注,目光紧盯着魔灵的一举一动。

仅存的感知还有三成。

而且消耗的速度还在加快。

很快便只剩了两成。

一成。

刹那间,魔灵的动作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