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他们谈的差不多了,潘敬从张红娟身后走出来:“导演好,我是之前接电话的人,投资的是我表姐。我刚听说您这边演员还没到位,我可以试试镜吗?”
张红娟立刻开口:“朴导,你根据自己需求选。我表妹不合适,就直接告诉我,她还是个学生,没什么经验。”
朴信松了口气。
他很担心这姑娘是那种带资进组的,那样的话,就算不合适,他也很难拒绝。但是听到张红娟这样说,他就放了心。
这个剧本是他用心改过的,宁愿不拍,也不想选不合适的人。
朴信带她们进了屋,然后选出来一个片段,递给潘敬:“试试这个吧。”
潘敬看起来很乖,所以朴信选了女主角还是小混混时的片段。
和性格反差太多的角色,是最难的。
有时候,即使演员的动作和台词都到位了,但是角色和自身反差太大的话,也总会让人觉得怪怪的,无法代入情绪。
朴信给出的这一段戏,发生在前期,女主角还不认识男主角的时候。
她只是个小混混。
因为只有一只眼睛,而自卑。又为了掩盖这份自卑,而趾高气扬起来。
她带着墨镜,阳光下,和其他的混混姐妹大摇大摆走在街头,看起来无畏无惧,事实上,耳朵敏感地捕捉着路人的话语,生怕别人发现她的残缺。
潘敬认真把这一段读了好几遍,闭上眼体会她的心情。
房间里静悄悄的,只有朴信喝水的声音。
过了一会儿,潘敬合上剧本:“好了,我们开始吧。”
张红娟站在一旁,朴信走过去,给潘敬搭戏,扮演女主角的混混姐妹。
他们两个站在办公室中间的空地上。
朴信呆板地念着台词:“昨天咱们的人和泰子他们打的厉害,下次我们得去帮忙。”
朴信的台词真的非常干巴巴,张红娟觉得顾隽小时候读课文都比他有感情。
然后,朴信又捏着嗓子,假装换了个人:“是啊,要是捅死了谁,这种大热闹我们没看见,那不就是吃了大亏!”
张红娟听得眉头直皱,生怕影响潘敬发挥。
但是潘敬脸上带着毫无顾忌的笑:“三姐说的对,下此可得去看看。”语气里带着刻意的笑。
其实,她们都知道,只是小打小闹,不会出什么问题,但是这么说着,就感觉自己像个见过世面的人物一样。
女孩语气张扬,动作浮夸。
但是走路时,她头朝前方、板板正正,却有些轻微的幅度,不时往左右扭动一下,确定是不是有人注意自己。
这段戏,还有一段。
但是朴信没接着读台词,他合上本子,自顾自点了个头说:“女主角定了,男主角和其他演员怎么办?”
张红娟很想听别人是怎么夸敬敬的,她问朴信:“朴导觉得我表妹怎么样?不合适就不用她。”
然后,张红娟补了一句:“她还在读表演系,没毕业。”
朴信很明显不知道一般家长炫自己娃时,都会先把娃说的普通,然后等夸奖。
朴信轻易进了张红娟的套路,点了点头:“比我之前的女演员好。我之前的女演员气质、小动作和台词都很到位。但是,”他停顿了下:“你表妹比她还强。”
张红娟满意了,云淡风轻地“嗯”了一声。
潘敬看懂了张红娟的小心机,觉得她有些孩子气。
还挺可爱。
接下来,他们开始商量剧组的问题。
化妆师和摄影师方便联系,都是朴信的朋友。道具已经买了一部分,有了钱,朴信就能解决其他的。
只是演员有些问题。
朴信没什么名气,没有公信力,预算里用于演员工资的费用也不多。
朴信坦言:“我之前好不容易找到了男女主角,都是朋友的朋友介绍的,有一点名气,也有演技。现在再想找个合适的男演员,很难。”
“肯定有之前当群演的,愿意来试镜搏一把主角配角,但是基本上都不合适。很多群演,是兼职,或者是找刺激的,没有一点专业能力。”
他现在很信服潘敬的演技,因此,认为潘敬班里学生和她差不多水平。所以朴信说了自己的想法:“你班里同学如果有愿意的,能不能来试试镜?”
潘敬想到了表演课上,小鹌鹑一样缩头耷脑地挨骂的同学们。她沉默了。
过了会儿,她开口说:“导演,您先去找找演员试试吧。如果实在找不到的,就列个表,我和辅导员说一声。看看我们系里,有没有人来试镜。”
朴信痛快地答应了。
过了几天,朴信就给了反馈。
他联系了一些公司,确实有人愿意试镜,但他看了照片和视频,只有男主角的父亲和市场里的买家这样,戏份不重要的,可以用这些人。
像男主角以及女主角因为打架早逝的混混哥哥这种角色,气质根本不适合,而女主角的几个小姐妹,就根本没人试镜。
毕竟朴信新人导演,不吃香。很多人宁愿在大导演的剧组当个龙套,混个脸熟,也比这种草台班子强。
朴信说:“让你同学来试试吧。”
潘敬把这部戏的相关信息发给了辅导员,经过辅导员审核通过后,潘敬把这个通知发到了班群里。
潘敬担心同学们是为了给自己面子才来,所以没说自己已经参演的事情。
有些闲着的学生,还挺乐意来试一把。
朴信很快收到了几个学生的试镜。
朴信兴冲冲给潘敬打电话:“我看照片了,你们班几个孩子气质还不错,我觉得很行。”
行,那就妥了。
至于同学们的演技问题,潘敬叹了口气,那就只能自己和朴信一起□□了。
作者有话要说:演员表:
女主角——潘敬(兼职副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