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吹进去,石块的背面便扬起一蓬粉尘,在月光的照映下,异常的显眼。
而从沈轩这边看去,却是可以看到凹陷已经完全被打穿了,变成了一个贯穿石块的孔洞。
看清楚石块内部的情况,沈轩显得十分兴奋。
稍微沉吟了一下后,便一掌拍在石块上。
嗖!
一蓬石屑粉尘从石块的另一面喷射出来,沈轩手掌移开,现出石块上新出现的一个贯穿的孔洞。
新打出来的孔洞很圆,内壁平顺光滑,犹如研磨出来的一般。
这正是沈轩使用刚刚参悟出来的巧劲所造成的。
心中觉得有趣,便对着石块又胡乱的拍了几掌,打了几拳。
因为刚刚领悟这种巧劲,沈轩运用的还不是特别熟练,所以几掌几拳下来,只成功打出来五个贯穿的圆形孔洞,失败的几次则只是在石块上留下了很深的拳印掌印。
使用这种巧劲看起来轻松,只是轻轻挥手拍一下,实则是非常费力的,需要调动全身的肌肉将力量凝聚到一点,而后遵循心中那种奇妙的感觉,在一瞬间将力量尽数激发出去。
连续使过十次左右,沈轩就已经产生了疲惫感。
要知道沈轩目前是炼体诀第三重大圆满境界,身体的各项素质如力量、速度、耐力、五感包括自我修复能力等等,都几乎已经强化到了极限,想让他产生疲惫的感觉,是非常非常难的一件事情。
如今这种新领悟的巧劲,却是成功做到了。
沈轩背靠石块坐下来休息,趁这个功夫,将意识沉入丹田之中,来到道树的旁边。
没几日的功夫,道树又长高了许多,如今沈轩的意识已经要仰起头来才能看到道树的顶端了。
当然,仰头这个动作只是沈轩的自我感觉。意识没有实体,是不会做出这种动作的。
意识在丹田之内可以随意的前后左右移动和上下漂浮,所有一切伸手、抬头之类的动作,都只是沈轩的自我感官,想这么做,然后觉得做了,其实只是做了个寂寞。
道树虽然长高了,但树干还是细细瘦瘦的,枝丫三两枝,叶片四五片,看起来着实有些可怜。
沈轩心中不由得又升起了给道树施肥的念头,然后趁着自己恶心到自己之前,强行将这个念头给镇压了下去。
道树上面长新叶片,这个沈轩已经感觉到了。
不过此时他却是没有去看新长出来的叶片上写了什么,而是将目光落到漂浮在四周的青色光团上。
一百一十四个光团如今也是分成了两个等级,对应来到京城好汉们的光团更大更亮。对应留在漳州好汉们的光团则体积小一些,光芒暗淡一些。
不过这都不是重点!
沈轩看到,在这些大光团彼此的空隙间,还漂浮着一百多个好似荧光虫一般的小光点。
这些光点极小极小,光晕更是黯淡至极。
若沈轩没有猜错的话,这些光点代表的应该是报国军收养的那群孩子。
沈轩就是因为观看孩子们练拳而有所感悟,最终领悟到巧劲。
至于为什么道树旁会产生对应孩子们的光点,沈轩猜测问题应该出在报国军好汉们的身上。
所谓言传身教,报国军好汉们如今对沈轩是死心塌地的信服,于是在教导收养的孩子时,应该也是说了沈轩的不少好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