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坐谈的时候,不经意间提出个现有困难。国家引进了许多项目,各地建设如火如荼,这当然是好事。但由此也反过来凸显出另外的几个短板,其中最大最关键的,就是道路运输。
现在的铁路系统,已经比以前繁忙了三倍,却仍然无济于事。至于公路方面,就算加上国际友人捐赠的那些重载汽车也没用,道路不过关呐。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先抓一抓交通基础建设。但是很头疼的是,产业能力跟不上啊。全国水泥厂加班加点生产的那点东西,都不够那些大厂塞牙缝的,哪里还能轮得到去修路!
孙海棠顺嘴提了一句,可以用大机械,搞几个巨型工厂。我们国家那么多优质矿山,条件很充分嘛。
然后父女两个完全当大领导如无物,就着这个话题展开讨论,并且顺手就在桌上列出了相关的技术结构图。
最后的难点,着落在大机械的制造技术上。
孙鸿浩这才发现首长就在旁边,直接就抓来当成工具人,先问一问哪个国家拥有这方面的实力。然后确认我们和东德同属红色联盟,他们那边有这个基础。
孙鸿浩就让首长邀约对方来个技术团队,商讨一个定制大机械的事情。
首长对国家专家信心十足,回去就发动关系找人。
东德那边早就对中国这里渗露出去那么多好东西眼红不已,这次听说对方主动邀约,哪里敢耽搁,马上组了一队专家赴京接触。
就在这个人员筹备期内,孙海棠已经成功绘制出了所需的十几种大型机械图纸。
东德专家入手一看,当时就动心了。车我们帮你们造,钱不用你们给,就用图纸和专利来换!
半年后,十余辆巨型机械登陆中国,一下子就引发了全球追捧热潮。尤其是苏俄方面,仗着自己是东德保护国,先要一批来充抵保护费。
两批免费产品出手,并没有对东德企业造成什么伤害。反而因这两笔惊艳广告,招来了雪片似的订单。光是从世界各地飞来的订金,就足以让他们打个漂亮的翻身仗。
经过这件事,孙海棠再次进入高层关注范围。但很可惜,这位对做研究员这种事业,丝毫没有兴趣。加上她父母的存在,以及被严禁讨论的那个人的关系,大家只能望洋兴叹。然后将她划入消息封锁的那一类人之中,她想怎么样就让她怎么样,不要惊扰,悄悄保护起来就行。
海棠住进四合院之后,胡八一他们得了信,隔三岔五就来混个熟脸。
经过几年磨合,胡八一成功和雪莉杨跨入婚姻殿堂,婚后生了个女儿。因是月中出生,得名胡月灵。
雪莉杨自生了女儿之后,就一心一意扑在女儿身上,辞去了一切职务,专心在家带孩子。
以前不喜欢串门走动,是觉得京城风俗,与她从小生长的环境差异太大。她甚至动过念头,想送女儿去美国读书,好让她有个比较好的起步。
然后得知孙海棠也来了京城,免不了带女儿去走动一趟。结果一见面,就迷上了这美丽的四合院。在海棠那种超然的举止衬托下,就连她家的狗子都显得特别聪明。
胡八一两口子这几年也攒了不少家当,不说考古队的津贴,光是平时偶尔去潘家园晃悠,借着眼力拣漏倒卖,赚来的钱就够好些人一辈子辛苦的。